[獨家]以不同污染物排放水平來確定差別化的采暖季錯峰生產方式體現政策公平性
近日,網上所傳《河南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對業內震動不小。《意見稿》稱,科學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與運輸全面實施工業企業《河南省綠色環保調度制度(試行)》(豫政辦〔2017〕117 號),以不同行業污染物排放水平來確定差別化的采暖季錯峰生產方式,充分調動企業治污主動性,體現政策公平性,實現“誰改造誰受益,早改造早受益”。在《調度制度》文件中明確指出,綠色環保調度是指綠色環保單位優先生產、高污染單位限制生產的差別化制度。對通過更換清潔能源、實現超低排放、開展清潔生產等方式,污染物排放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滿足污染物排放標準或特別排放限值前提下,污染物排放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工業企業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允許其優先生產,推動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逐步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
按照《意見稿》要求,對 2018 年 6 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陶瓷企業,豁免其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15 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對2018 年 9 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陶瓷企業,豁免其 2019 年 2 月 15 日至 3 月 15 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如遇當地重污染天氣,仍需按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
超低排放限值是指,水泥窯廢氣在基準氧含量10%的條件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要分別不高于 10 毫克/立方米、50 毫克/立方米、100 毫克/立方米。工作方案要求在2018 年 10 月底前,完成全省 73 家水泥熟料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從明年1月1日起施行《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三條規定,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
也就是說,只要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業,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是板上釘釘的。
對于實現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企業允許其優先生產,這才叫一個公平!生產同樣的產品。其資源利用率高,對環境損害程度低,就該讓他優先生產,多生產。
這與各地制定對高排放車實施更加嚴格的禁限行措施是一樣的道理。如北京市對國I、國Ⅱ排放標準輕型汽油車,實施五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工作日限行。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進一步加大限行力度。在一般天氣條件下,國I、國Ⅱ排放標準輕型汽油車只能“窩”著,休息日及節假日才能上路。
《調度制度》文件說得很清楚,要推動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逐步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這才是大氣污染治理的根本,是治本!
就在一個月前,看到有這樣的向主管部門建議稱,錯峰生產作為減少污染排放量疊加的環境政策,是對所有從事水泥制造的企業(熟料生產企業、水泥粉磨站企業)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說,所有水泥企業都必須無條件的執行錯峰生產政策。對于有特殊情況的企業在統一的錯峰生產期間不能停窯停產的,其應該承擔的減排污染物量不能豁免,必須采取其他方式給予補償,環境保護的責任必須履行。
看似在“統一”下很“公平”,實際是對走綠色發展模式的企業很不公平。
與其讓企業把精力放在互相盯緊了,唯恐有企業少停了,占了“便宜”,倒不如按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的政策導向,抓緊超低排放改造。使從鼓勵優先生產,減少錯峰生產停窯時間調度中,從可按相應幅度減少繳納環境保護稅額中得到收益,從可以有條件進入環保誠信(綠牌)企業進而可享受到多項優惠政策中得到實惠。從以上種種方面多賺到的利潤肯定是杠杠的。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