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從四川羅江利森關停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說開去
近日,有好幾條產能置換信息。有1條是西部地區四川省德陽羅江利森關停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在德陽什邡新建生產線。要關停的生產線是在2009年核準,建成也就10年光景。
本世紀初,國家投資主管部門下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列為鼓勵類水泥投資項目為,日產4000噸及以上(西部地區日產2000噸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2005年本相較于前一指導目錄,將鼓勵類水泥項目生產規模從不分地區日產2000噸及以上,區分為東、中部地區要求為日產4000噸及以上。將新建日產1500噸及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列為限制類。投資導向是引導建設規模更大的日產4000噸及以上生產線,限制建設日產1500噸及以下生產線。
到2011年,國家投資主管部門下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相較于2005年本,鼓勵類中沒有新建生產線,而是利用現有2000噸/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窯爐處置工業廢棄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純低溫余熱發電。新建生產線降格為允許類。2011年本將限制類從新建日產1500噸及以下提高到新建日產2000噸以下。日產2000噸成了允許與限制的分界線。2011本的水泥投資導向應該說仍然是建設規模更大生產線。
到2019年,國家投資主管部門下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相較于2011年本,對通用水泥基本相同,對特種水泥生產則鼓勵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窯,并且不受日產2000噸生產規模限制。
依據國家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相關政策規定,確有必要新建的水泥項目,必須實施產能減量或等量置換,制定產能置換方案。產能置換應有利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
在工信部解讀《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原[2017]337號)時指出,日產2500噸及以下、競爭乏力的熟料生產線還有八百多條、產能五億多噸。要引導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和產能置換,將競爭乏力的過剩產能盡快退出。
事實上,通過產能置換實現新一輪結構調整已經悄然開張。日產4000、5000、7200、10000及以上生產線項目不斷涌現。日產2500及以下、JT窯儼然成了產能置換的主力。早期建設日產2000的(主流)窯徑等同于之后所建日產2500的窯徑。正因為如此,工業主管部門將競爭乏力的熟料生產線劃在了日產2500噸及以下。
投資人投資項目是要圖回報。項目投入生產后有競爭力才有市場占有率,才可獲得一定的預期利潤,才能盡快收回投資。如項目競爭乏力,則投資有可能打水漂,這決不是投資人所要的結果。
近日,還見到一則山東省產能置換的公示信息,公示了淄博魯中水泥有限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暨300t/d協同處置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生態環保項目產能置換方案。方案顯示,擬關停拆除5座JT窯,通過減量置換,新建1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
山東省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省,地處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企業間競爭相當充分。早在本世紀初,投資主管部門已對東、中部地區投資水泥項目從生產規模上加以引導。經過又3個五年計劃期,今非昔比,生產技術大有進步、物流效率大有提升。東、中部地區已有關停日產5000噸生產線實例,生產規模結構正悄然進入新一輪優化。而西部地區也在出現關停日產2500生產線,四川羅江利森就是一例。毗鄰山東另一中部地區水泥大省都已將日產2500噸生產線劃入淘汰類。可山東省在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中,卻還在擬新建日產2500噸生產線,確實有點兒令人費解!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