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完成31次混凝土澆筑 滬通大橋北主塔標高突破200米
滬通長江大橋主航道橋建設再傳捷報:繼大橋南主墩29號墩承臺首次澆筑初戰告捷后,大橋北主墩28號墩的橋塔順利完成了第31節混凝土澆筑,橋塔本身高度達到了193米,連同橋塔所在的8米承臺,北塔標高突破200米,達到201米。
滬通長江大橋跨越長江主航道的橋梁,是一座主跨1092米的公鐵兩用重載型斜拉橋。為了滿足通航與重載的雙重要求,大橋28號墩和29號墩之上,需要建設兩座標高333米的橋塔。
滬通大橋的主塔與此前的蘇通大橋相比,有兩點不同:蘇通大橋主塔使用群樁基礎,滬通大橋使用沉井基礎;蘇通大橋兩座主塔的群樁基礎,完全是我國橋梁國家隊的作品,滬通大橋兩座主塔的沉井基礎具有更加鮮明的“南通元素”,兩座巨型沉井基礎,均由南通船舶與海工企業在巨型船塢內制造,均由南通的大型拖輪船隊進行水上浮運,由南通海事部門保駕護航,最后由中鐵大橋局滬通大橋項目部在橋址定位、沉放、接高、封底。這是一次由傳統的現場施工變身為“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有助于控制質量、保護環境、減少勞動強度、提高質量速度,堪稱世界橋梁技術革命的發展方向。
滬通長江大橋的主橋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水面以上包括8米高的承臺、5米高的塔座、41米高的下塔柱、14米高的下橫梁、145米高的中塔柱、120米的上塔柱。經過30余次澆筑,北主墩28號墩的承臺、塔座、下塔柱、下橫梁已經澆筑完畢,145米的中塔柱的的澆筑已近尾聲。施工人員結合中國鐵路總公司“強基達標、提質增效”活動安排,從原材料控制和現場交底入手,強化了作業人員的精品意識;根據建設智能化高速鐵路的要求,建立二維碼信息平臺,方便了信息質量安全管控;強力推行BIM技術,優化了施工設計方案;利用相關智能化系統,實現了高塔自動噴淋養護,保證了主塔施工質量。
在29號墩基礎施工中,中鐵大橋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集中各方力量資源,克服諸多前所未有的技術難題和惡劣復雜的施工環境,圓滿完成基礎施工,開始了承臺施工,圓滿完成了首次澆筑。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