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新建水泥生產線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的確定是個事
新建水泥生產線已屈指可數,一有新建水泥生產線各類信息有點吸引眼球。
近有條某省工信委批復一水泥有限公司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節能審查意見信息。信息稱,該項目淘汰原有的一條100萬噸/年和兩條35萬噸/年熟料生產線,新建一條150萬噸/年熟料生產線。置換產能新生產線能耗指標與現執行標準限定值相比,還真不賴。
新線各項能耗指標與現行標準限定值相比足下降6.5~13百分點,與先進值相比也下降2~11百分點。從執行現行標準而言,新生產線已很先進了。
從生產線生命周期來說也應好幾十年。在生產線存續期內,能耗標準不斷收嚴是必然的。當然,在存續期內可以通過改造、加強管理去適應標準修訂。但能在新建時及以后每次改造時,適當有超前意識,即比強制執行標準更嚴一點,使生產線相對穩定運行時間長一點,使下次較大“動手術式”改造間隔長一點,或許能使企業綜合成本會低一點。至于超前多少合適,也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在各種因素中,政策因素應該放在突出位置。政策所提出的意見是導向,不僅限于指導。
工信部下發《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所制定的水泥綠色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每噸水泥熟料綜合能耗105千克標煤。比現行標準先進值還低。《規劃》提出,推進修訂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傳統建材行業能源消耗定額、污染物排放、產品質量等強制性標準,引導傳統產業加快轉型發展。
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局在2014年年底下發《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對高耗能行業、產能過剩行業,要適時將能效“領跑者”指標納入能耗限額標準指標體系。所謂能效“領跑者”其首要條件是,單位產品能耗水平達到能耗限額國家標準的先進值,且為行業的領先水平。能效“領跑者”指標應逐年提高。也就是說,不斷提高著的能效“領跑者”指標適時要被國家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采用,即要強制執行。
去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2016年度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公告》。全國有5家水泥企業為2016年度能效“領跑者”。 沂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以可比熟料綜合能耗96.62 kgce/t榮獲第一名。
即使在項目所在省,上月剛發布2017省工業企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該省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為省內能效“領跑者”,其可比熟料綜合能耗為101.83 kgce/t。
作為在兩年內必須開建的生產線,一旦建成或已近2020年了。如果以可比熟料綜合能耗107.43 kgce/t作為節能目標是否超前意識有點淺了,也與工業部門規劃意見有差異。且不說生產線競爭能力,如建成不久,又要為適應標準修訂需要動手術的話,也夠折騰的。
按省工信委批復意見,要求項目所在市工信委督促幫助項目建設企業在本意見書有效期(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2年)內嚴格按照申請報告中提出的節能措施進行建設,確保節能措施落實到位。工程竣工后若達不到節能標準,不予通過驗收。在這里,明確的驗收標準是“節能標準”,而不是批復意見所認可的節能指標。如現行《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12)到項目建成時,還沒修訂,則當地主管部門為其項目留的“后路”有點太“寬廣”了。
編者按:企業節能永無止境,實現先進能耗指標要有精湛技術和精細管理的支撐。"2017年第五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就環保如何去產能以及水泥節能環保技術發展、裝備研發應用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趕緊報名吧!
編輯:俞美玲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