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團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開創轉型升級新局面
經濟新常態下,海螺集團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一強三冠”目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厚植發展優勢,勇闖發展新路,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經營效益連年攀升,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跑出了提質增效加速度,開創了轉型升級新局面。
2017年上半年,在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乏力、環保壓力驟增的大形勢下,海螺集團水泥主業產銷量全面增長,集團實現利潤92 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占到省屬企業利潤總額的一半以上,在省屬企業和全行業繼續保持領先位置。國際水泥評論雜志社發布的最新世界水泥六強榜單上,海螺水泥名列全球第二位,這是中國水泥生產企業首次榮登該榜;海螺型材榮獲“中國塑料異型材行業十強企業”第一名。
實施創新驅動,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笆濉币詠?,海螺集團把創新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召開技術創新工作會議,明確“十三五”時期技術創新工作的目標和主攻方向,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海螺特色的智能工廠,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升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海螺以開展《水泥生產智能化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為契機,與國內一流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加快全椒、蕪湖海螺智能化工廠建設,在下屬子公司試點運行了設備輔助巡檢、供銷物流信息管理、水泥包裝棧臺自動裝車、安全生產預警預測等信息系統,不斷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2017年上半年,海螺在川渝、貴州等區域24家子公司建成投用供銷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運行質量和效率。運用“智能化、自動化”手段,建成了水泥包裝棧臺無人插袋全自動包裝系統、自動裝車系統和機械手包裝自動碼包系統,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保障了員工生命健康安全。創新安全管理方式,全面推進安全生產預測預警系統建設,目前該系統已在集團公司76家單位運行,8月底,系統將實現全覆蓋。
全椒海螺無人值守地磅投入使用駕駛員自主刷卡過磅
海螺大力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對制約節能的老舊生產線實施輥壓機、分解爐、三風機等完善性技改,提高資源和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使各項能耗指標保持行業先進水平。2017年以來,海螺對8條熟料生產線實施了分解爐擴容技改,改造后噸熟料標準煤耗平均下降5公斤以上。對21臺水泥磨進行了輥壓機技改,改造后平均臺產提高70%以上、噸水泥工序電耗平均下降5度以上。
在技術創新持續發力的同時,海螺不斷推動管理創新,向管理要效益,創新對標管理體系,與國內外一流企業對標,狠抓管理重點環節,強化精益管理,持續提升管控水平。學習同行先進經驗,自主精簡架構,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上半年,公司人均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16.8%。
推進協調發展,構建產業并進新格局。
海螺集團以黨建為抓手促協調發展,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精神,嚴格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全面加強企業黨的建設,堅持經營與黨建兩手抓、兩促進,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推動黨建與經營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黨建品牌,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領企業可持續協調發展。
協調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海螺集團以“一強三冠”目標為統領,推進各產業一體化發展,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集團深入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三去一降一補”的要求,持續優化水泥、型材等主營產業結構和戰略布局,加強市場建設,補齊生產經營短板,提高技術指標,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優勢。
2017年上半年,海螺水泥緊緊圍繞“三個一”目標,把幫助指標靠后子公司“補短板”作為主抓手,大力推廣先進生產管理經驗,持續推進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優化,噸熟料標準煤耗、綜合電耗、噸水泥工序電耗比2016年分別下降1.83公斤、1.21度、0.89度。海螺水泥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占比達到12%,同比提高了0.6個百分點,產品銷量、噸產品盈利均大幅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海螺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結合起來,利用主營業務資源和平臺優勢,推進多元化發展,拓展骨料、商品混凝土、新能源、新型建材等業務,提升產業鏈集約化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17年上半年,海螺集團與國電投安徽新能源公司合作成立了國電投安徽海螺售電公司,開展售電業務以及開發分布式光伏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圍繞年內新增2500萬噸骨料產能的目標,啟動了17個骨料項目;遵義、巴中和廣元3個年產60萬方商品混凝土項目順利簽約,邁出了進軍商品混凝土產業的第一步;海螺型材瞄準門窗家居產品高端市場,在大中城市廣泛建設型材產品綜合體驗館,線上線下聯動,銷售門窗同比增長11萬平米,增幅達99%。
遵義海螺商混項目簽約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節能環保新引擎。
綠色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海螺集團一直將環保視作企業發展的“生命線”、跨越趕超的“生態線”,堅守環境就是效益的理念,積極跟進國家環保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總量減排措施,加大環保技術的研究和資金的投入,不遺余力地抓好環保工作。年初以來,在環保監管加碼,一些高能耗、環保不達標的企業普遍停產整頓的大形勢下,海螺集團所屬企業生產線,經受住各級環保部門嚴苛的環保檢測,均在正常運轉,且創出更好效益。
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海螺生態環保工廠
確保達標排放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上半年,海螺繼續投入2億元資金升級環保設施,加強減排技術研發與應用,開展環保工作督查,重拳整治異常波動,收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備同步運轉率達到100%,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均優于《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要求。
[Page]
海螺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采用了當前最優配置標準:窯頭窯尾余熱發電+廢氣三風機系統+“n+1”電場模式和無火花放電技術的高效電收塵器,通過硬件配置升級,進一步降低了粉塵排放。在“精細化操作+低氮燃燒+SNCR”特有脫硝技術路線基礎上,海螺積極研發水泥窯中低溫SCR技術,降低氨水使用量,避免產生二次污染物,成為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排新亮點。海螺脫硫技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2017年上半年,集團投資0.7億元對18條生產線實施復合脫硫改造,確保二氧化硫達標排放。
海螺堅持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持續推廣應用余熱發電、垃圾處理等節能環保技術,實現資源綜合利用,保護自然環境,發展循環經濟。2017年上半年,海螺余熱發電項目共計發電38.5億度,按火力發電同口徑計算,可節約標煤1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70萬噸。截止2017年6月底,聯合海螺創業共建成18個垃圾處理項目,累計處理生活垃圾70.8萬噸。積極探索低碳發展前沿技術,投資5000多萬元,啟動了白馬山水泥廠5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
圍繞國家建筑節能政策,海螺型材不斷優化升級產品研發體系,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在行業內率先研發出符合歐美標準的無鉛綠色配方技術,成為行業內第一家全面推行鈣鋅配方生產的型材企業;開發生產了多款新型節能綠色環保材料,第五代建筑模板、木塑節能附框和高節能性能門窗、零甲醛生態樹脂門等新產品,受到市場青睞。2017年以來,蕪湖海螺型材公司2500噸PP中空建筑模板項目順利投產,蕪湖、山東、寶雞海螺型材公司4500噸PVC建筑模板擴能已進入設備定貨階段。新材料公司管材產品也于二季度正式推向市場,實現銷量11.36萬米。
擴大開放合作,開拓未來發展新空間。
開放是企業“走出去”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輪經濟發展變革中,海螺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到境外投資建設大型水泥項目,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動大型裝備出口、設備成套、工程總包等業務的輸出。目前,海螺集團在印尼、緬甸、柬埔寨、老撾、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五個國家注冊設立15家公司,發展了15個項目載體,累計完成投資81億元,海外員工達2109人。所有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熟料產能3160萬噸,水泥產能3920萬噸。
2017年上半年,海螺海外已投產公司產銷銜接順暢,共銷售水泥熟料27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9.5億元。其中,南加海螺經營業績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緬甸海螺產銷兩旺,在緬甸水泥市場占有率已達26%,兩公司實現經營性利潤3547萬元,海外項目正逐漸步入收獲期。印尼北蘇海螺和柬埔寨馬德望項目工程建設快速有序,年內有望點火投產。老撾瑯勃拉邦和萬象項目積極推進,俄羅斯伏爾加海螺正式注冊成立。公司還在非洲、中亞設立了辦事處,開展考察調研,落實了多個發展意向,力爭“十三五”末在海外形成5000萬噸水泥產能規模。
在加快海外發展的同時,海螺著眼于鞏固提升國內市場占有率,在行業整合中把握機遇,持續推進并購重組。立足行業發展全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發揮大企業的引領作用,推進行業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共同構建健康有序的行業生態環境。海螺水泥組建了行業貿易平臺,對北方、江蘇等地區進入浙閩沿海的水泥采取統籌銷售,上半年累計外購外銷水泥131萬噸,既增加了銷量和收入,又穩定了市場。海螺水泥大力推進戰略合作,拓展直銷客戶渠道,先后與中鐵四局、中建四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客戶已達23家。
2017年水泥行業推進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大會在海螺召開
共享發展成果,凝聚跨越發展新合力。
共享是企業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海螺集團認真履行省屬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2017年上半年上繳稅收47.28億元,同比上升45.9%。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堅持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大力支持抗災救災、愛心捐助等社會公益事業,認真做好定點扶貧、援疆等工作。
海螺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開展利辛縣江老家村和霍邱縣元圩村定點扶貧,選派優秀干部駐村扶貧,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援,支持光伏扶貧項目、農村道路、敬老院和學校等民生工程建設,關心特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累計投入扶貧資金654.6萬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響應安徽省產業援疆號召,繼烏魯木齊投資建設新型節能建材項目后,今年又在新疆皮山縣建成年產2萬噸新型節能建材生產基地,促進新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海外項目公司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大力實施本土化戰略,使建設成果惠及當地人民。海外項目中外籍員工1486人,本土化率達到70%以上。
和田海螺型材舉行年產2萬噸型材生產線投產慶典儀式
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海螺集團堅持發展依靠員工、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持續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構建富有競爭力的股權激勵與薪酬激勵機制,健全工資考核分配體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使員工充分享受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有更多的獲得感。2017年上半年,隨著經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海螺員工工資收入同比增長11.8%,福利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當前,海螺正探索搭建新的股權激勵平臺,與國內知名咨詢公司合作,啟動了薪酬激勵機制改革,努力建立與集團“十三五”發展相適應的薪酬激勵體系,進一步打造利益共同體,在共享發展中激發全員干事創業的熱情,凝聚起新一輪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十三五”期間,海螺集團將不斷創新實踐,把五大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企業發展的全過程,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在總量上加速攀升、在轉型上加快步伐,早日實現“一強三冠”目標。
編輯:俞美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