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嚴控水泥廠技術準證 拒絕兩家水泥廠投資
隨著水泥產能過剩至50%,印尼當地政府嚴控興建水泥廠投資準證,日前,印尼當地政府已拒絕4家申請興建水泥廠投資許可的其中兩家企業。
日前,工業部(Kemenperin)部長艾爾朗卡.哈爾丹托 (Airlangga Hartanto)稱,雖然國內水泥工業正面對供過于求問題,政府不能禁止新投資,因那是違反投資條例的,所以只能嚴控發出許可證這方面。“我們先觀察該工業的籌備,然后嚴控機器技術使用方面。有時,供應與需求(supply demand)互相追逐,但我們希望能被更快吸收的途徑。”
日前,工業部化學、紡織和綜合工業總司(IKTA)司長阿赫瑪德.西吉特.德威瓦約諾(Achmad Sigit Dwiwahjono)強調說,水泥是開放的業界,以致,政府要禁止新投資,是違反即有的條例。“在這里說明水泥是開放的業界,如果打開一邊和禁止另一邊是違反條例的,就是面對供過于求的情勢也不例外。”
雖然如此,他說工業部仍將嚴控技術方面,致使水泥投資不容易。工業部甚至,已拒絕4家申請投資許可的企業其中兩家,與此同時,另兩家投資和仍須達到工業部提出的,有關環保和技術方面的條件。“許多企業要投資,有4家,但兩家被拒絕,我們建議先不要投資,因還有不符合條件之方面。”
西吉特認為,除此之外,水泥工業需在各方面提高效率以提高產能使用率。因依賴出口也不太能提高產能,因水泥工業被設計為供應國內需求,以致,政府也不會為推動水泥出口提供獎勵。尤其是,水泥仍是對投資者有吸引力和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工業。“要提供什么獎勵?基礎設施已大規模建設和水泥被列入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工業,以致,許多投資者望能投入該業界。”
西吉特聲稱,工業部能實施的是停止發出水泥進口推薦書,來支持國內吸收率,因為除了國內工業供過于求之外,大部分的水泥進口準證,是為購買自中國進口的廉價水泥,因在中國也出現供過于求情形。
他解釋說,“自2016年以來,我們已全面不允許水泥進口,許多進口商提出要求,規格相同,只是自中國的水泥價格低廉,只向我國出口10%,我們的水泥工業已招架不住。”
他坦言,目前的情形導致一部分水泥廠須向出口轉移,如果無法出口,則該公司只能運營一部分工廠。水泥出口的困難,是未擁有特別運載水泥的輪船,該事宜造成出口商依賴買主(buyer)。目前,每個月平均出口20萬噸水泥,以東南亞國家作為主要的出口市場,接下來是向臺灣、澳洲、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出口。“出口市場潛力為3000萬噸,我們定下指標,往后5年或長期性,至少我們能占30%市場份額。”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