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環保督察到來 將對水泥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第三輪環保督察情況。立案處罰8687家,拘留405人,約談6657人,問責4660人的成績讓公眾感受到此次環保督察的嚴厲超乎想象,更讓人們發覺當前全國范圍內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嚴峻q。目前,第四輪環保督察即將開始,又一場環保風暴正在到來。
長期以來被公眾認為是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行業,經過近十年來的工藝改進和環保技術升級,環保局面已經大為改善。無論是粉塵排放、還是熟料制備中產生的氮氧化物濃度,都基本達到當前最新國家標準水平,即便在世界范圍內也處于先進行列。
正因如此,在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的前提下,面對一輪又一輪的環保督查,水泥行業環保壓力其實相對較小。然而,在現實督查中水泥企業環境違規問題卻并不少見。
從今年以來環保部和各地環保部門組織的環保督察情況來看,水泥企業環保情況并沒有想象的樂觀。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寶山水泥廠和當地崇正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都在四月因為在線監測造假被環保部通報。河北省唐山市燕南水泥有限公司未向環保部門報告,擅自于4月11日恢復生產。正常生產期間,停運SNCR脫硝裝置,廢氣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同時,關閉在線裝置數采儀,逃避監管,直至督查組檢查時才發現企業生產。4月15日和4月16日生產期間未使用脫硝設施,但在線監測系統氮氧化物實測濃度低于200mg/m3,遠低于實際排放濃度。
據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環保數據造假、環保設備不正常運行并不是個案。出于對于生產成本的考量,會有一定數量的企業不會嚴格按照環保要求進行生產。可見,涉及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山東、海南、吉林等地的新一輪環保督察將較大程度上影響各地水泥企業的生產。
“環保督察給水泥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應該會體現在生產層面上。”中國水泥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鄭建輝表示,“由于監測等條件嚴苛起來,許多不達標或者勉強達標的企業可能會在督察期間減產或者干脆停產,造成水泥供應減少,價格隨之上升。”
此外,除了水泥供給,環保督察還會給水泥需求帶來影響。相較于以往各地區的專項環保督察,這幾輪的中央環保督察涉及面廣,時間久。第三輪督察就進駐了11674家企業發現,7909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7.75%。
督察不再局限于重工企業,建筑工地和交通運輸等都有涉及。如督察發現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未密閉或未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揚塵措施不完善問題較多。建筑工地一旦被發現問題,停工整頓不可避免。各地散布的“不合規”小型粉磨站也在督察中被關停和整改,這些都會造成市場對水泥需求的波動。
因此,總體來看,環境督察對水泥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供給端,部分環保不達標或者勉強達標的水泥企業不得不停產,造成市場供給減少;需求端,建設工地停工,運輸受限等因素疊加導致市場需求下滑。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