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轉型升級這四年:邁向百年老店的鏗鏘足音
編者按
天地轉,光陰迫。四年前的7月26日,葛洲壩集團《關于促進集團公司戰略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實施,拉開了這個有著四十多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大刀闊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大幕。
四年來,葛洲壩深入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改革創新、科技進步。通過PPP業務的大舉實施,公司已由大型建筑企業轉變成為集投資融資、設計施工、持有運營為一體的PPP業務專業化集團;四年來,國際簽約持續增長,國際業務覆蓋142個國家和地區;高標準、高起點進軍環保行業,占領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垃圾發電、廢棄鋼渣利用、道路材料等行業制高點。被資本市場譽為PPP業務、環保業務和“一帶一路”業務的領軍企業。
回首四年,全體葛洲壩人在《指導意見》的引領下,勠力同心,拾級而上,風正揚帆,闊步奮進。
數字是最具說服力的證明:《指導意見》實施四年來(2013年至2016年),葛洲壩集團股份公司新簽合同從2013年的1190.73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135.99億元,年均增長21.5%;營業收入從2013年的595.28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1002.54億元,年均增長18.98%;實現利潤從2013年的23.63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45.61億元,年均增長24.51%。國際業務快速增長,新簽合同額從2013年的508.39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705.62億元。作為“一帶一路”領軍企業,葛洲壩集團“一帶一路”項目超過30個,合同總額達100億美元……
企業面貌巨變 今非昔比
企業發生的巨大變化不僅僅體現在這些數據上,企業的整個面貌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業務結構、商業模式、管理模式、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和管理水平已經發生質的改變。
四年來,葛洲壩集團業務結構發生重大改變。葛洲壩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完成營業收入595.28億元,主要來自工程施工、水泥、民用爆破、高速公路、水力發電和房地產等行業。其中,建筑工程承包施工,作為公司核心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78.82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總額的80.44%。2016年年報則變化為,完成營業收入1002.54億元,主要來自投資、建筑、環保、房地產、水泥、民用爆破、裝備制造等行業。其中,建筑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09.50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總額的60.8%;環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8.73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總額的13.84%;實現利潤3.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6.88%。
通過對比這兩份年報,不難發現,葛洲壩集團建筑業務占比不斷下降,投資、環保、裝備制造等新興業務作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規模迅速壯大。同時,也意味著葛洲壩集團主營業務多元化布局進一步完善,轉型升級成效進一步凸顯。
傳統的“承包+施工”的商業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也是制約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指導意見》指出,要調整商業模式,集團和成員企業必須有效整合和配置各種資源,積極發展EPC、BOT、PPP等高端業務。
2015年,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廣PPP模式。地方政府積極跟進,紛紛推出各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PPP項目。葛洲壩集團敏銳捕捉到這一重大轉變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PPP業務,成為國內最早參與PPP業務的中央企業。葛洲壩集團堅持“一點一策”原則,靈活設計PPP業務模式,有效帶動了建筑、環保、交通、水務、房地產等多業務聯動;通過控股、參股等方式,實現了投資拉動工程總承包;通過推動裝備產業園和環保產業園投資、建設,實現了以產業投資撬動市場;葛洲壩集團還鼓勵子企業參股集團投資項目,提升了市場競爭力,也調動了子企業的積極性……
新的商業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傳統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培育了葛洲壩集團戰略性競爭優勢。
管理出效益,科學、合理、有力的管理制度設計是實現高效管理的前提。因歷史原因,長期以來,葛洲壩集團總部采取的是工程局式的管理模式,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已經不適應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要求。《指導意見》明確葛洲壩集團總部的職能是宏觀管理和綜合管理,對建筑業、工業和三產業等傳統業務的管理要逐步從微觀管理過渡到宏觀管理、從直接操作過渡到宏觀調控。
四年來,葛洲壩集團不斷強化戰略意識、完善戰略管理、創新管控方式。先后審定了23家子企業的戰略思路,構建了上下協同的戰略體系。為促進戰略落地實施,葛洲壩集團總部引導子企業培育核心業務、調整組織機構、優化制度體系、破除資質瓶頸,有效增強了各子企業的自主發展能力。同時,集團總部通過推行“機關工委制”和“研究型部室、專家型員工”建設,開展中層干部任期述職、員工崗位勝任力評價和系統建設等方式,促進了總部各級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和管控能力增強。
為適應企業管理和發展模式調整,對相應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必不可少。四年來,葛洲壩集團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和戰略發展需要,對總部多個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責進行調整,指導部分子企業優化總部組織機構,逐步形成了響應戰略、適應市場、分工明確、權責清晰的兩級總部管理構架。服務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需要,葛洲壩集團重組成立投資公司、設立海外投資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組建公路運營公司和水務運營公司,成立裝備工業公司,整合兩家房地產公司……同時,葛洲壩集團還加大對“僵尸企業”和困難企業處置力度,企業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肌體更健康,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為國企改革樹立樣本
“葛洲壩集團轉型升級的模式和成效,在業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有很多成功經驗。尤其是在現代企業治理、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PPP業務運作、國際業務發展、環保業務迅速壯大等方面的好經驗,對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中央企業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性, 可以說,為國企改革樹立了樣板。”2月15日,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徐憲平在調研葛洲壩集團時,給予了這樣的評價。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其中,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核心內容。
“葛洲壩集團早在2013年出臺的《指導意見》以及在《指導意見》指引下推進的改革實踐,與中央的精神一脈相承、高度吻合,可以說走在了央企改革的前列,樹立了國企改革樣本。”業內人士說。
在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上,葛洲壩集團沒有直接引用西方流行的治理模式,也沒有機械教條地照搬法規條文,而是從實際出發,在充分尊重企業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構建了以董事會、監事會和“三駕馬車”為基本要素,權力制衡,責權清晰、科學決策,程序嚴謹、運行高效,監督獨立的企業治理體系,并創造性地構建了專職董監事制度。
四年來,葛洲壩集團共向20家子企業派駐了30名專職董監事,延伸了總部管控職能,提升了子企業的自律能力。隨著投資并購的持續深入,不少民營企業陸續加盟葛洲壩,混合所有制企業不斷增多。面對這一現實,葛洲壩集團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科學設計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治理結構,促進了混合所有制企業規范、公平、高效運行。
在創新市場化經營機制上,葛洲壩集團今年7月7日發布實施了《職業經理人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將堅持“黨管干部與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相結合、內部選聘與外部引進相結合、市場化導向、契約化管理、激勵與約束并重”的原則,選聘和管理職業經理人。在實踐中,葛洲壩集團旗下子公司——葛洲壩房地產公司通過市場化方式招聘社會成熟人才擔任設計、營銷等各類總監職務,將工資、留任與辭退等與其工作業績掛鉤,既滿足了企業對高端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激發了企業活力。
2015年以來,新一輪國企改革正轟轟烈烈地展開,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備受關注。國務院國資委鼓勵國有企業與產業基金等社會資本、行業巨頭和擁有技術優勢或產品優勢的成長型小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優勢互補。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葛洲壩集團在水泥、環保、民爆、裝備制造、金融等領域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完善產業結構布局,目前,混合所有制企業已達40余家。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葛洲壩集團按照因業施策、因企施策的要求推行治理體系改革,規范企業運行機制,釋放了民營經濟的活力,也使企業運行更靈活,更高效。
加快產業升級再加碼發力
2017年,葛洲壩集團明確,將按照黨中央和中國能建的部署,繼續踐行《指導意見》,深入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和科技進步,在國企改革道路上加快前進步伐。
經過四年改革發展,葛洲壩集團基本完成產業結構調整。當前,在推進投資、建筑、環保、裝備制造等業務升級上,葛洲壩集團進一步發力,持續加碼。
投資并購是葛洲壩集團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來,葛洲壩集團整合內部資源,形成了投資公司、海外投資公司、綠園公司、房地產公司、水泥公司、裝備工業公司及公用事業七大投資運營平臺,圍繞高速公路、水務、環保、能源、停車場、產業園等領域,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今年以來,葛洲壩集團以PPP模式投資建設的四川巴萬高速公路、山東棗荷高速公路、山東巨單高速公路、山東濟泰高速公路項目都已經開工建設。目前,各項目建設正熱火朝天推進中。
葛洲壩集團大力開展PPP業務和投資業務,為建筑業務升級帶來了新機遇。
2017年,國家對PPP業務的管控逐步更加嚴格、規范,加上競爭對手的奮力追趕,PPP市場競爭日趨慘烈。
面對新的形式和環境,葛洲壩集團要求建筑業務企業,進一步調整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在構建 “總部主導、上下聯動、系統協同、利益共享”的PPP市場開發機制基礎上,葛洲壩集團在PPP業務運作中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總結有效的運行規則,充分發揮國企影響力,有效整合資源,帶動了地方政府、銀行、企業、社會資本聯動協同。
作為PPP業務領軍企業,葛洲壩集團憑借強大的融資能力、商業模式設計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商務談判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核心優勢,堅持不參與惡性競爭,著力提升PPP項目投標質量,從源頭上提高項目經濟效益和履約能力。
在促進環保業務升級上,葛洲壩集團當選全國廢鋼鐵產業聯盟首屆理事長單位,成為了該產業聯盟的首任“盟主”,并以葛洲壩模式引領廢鋼鐵行業升級;葛洲壩集團旗下綠園公司牽手再生有色金屬領域的知名企業——寧波展慈金屬工業有限公司合資設立葛洲壩展慈(寧波)金屬工業有限公司,再生資源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葛洲壩綠園公司在江蘇淮安投資的循環經濟示范園項目已開工建設,推進業務向深加工發展。同時,葛洲壩綠園公司還加大對環保業務的科技投入,與武漢大學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聘用德國邁克爾·蓋德教授為環保科學研究院高分子材料首席科學家,搶占行業制高點,以前沿科技引領環保業務升級。
在武漢臨空港經濟開發區投資的高端裝備產業園今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按照計劃,分布式能源、儲能、節能環保裝備等項目將在年底前入園。
葛洲壩集團房地產、水泥、民用爆破、金融等業務也在加速推進業務升級。
為滿足企業升級發展對人的能力和素質要求,葛洲壩集團還出臺了“企業領導人員能力模型”、“企業領導人員素質模型”,引導干部職工對標,努力提升個人能力和素質。
堅持改革、轉型升級,智慧應對破解發展難題,是葛洲壩健康快速發展的秘訣。朝著《指導意見》指引的方向,葛洲壩集團將繼續向著打造“百年老店”的夢想砥礪前行!
編輯:祝嫣然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