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粉磨站和配料站
在我國現有3465家水泥企業中,水泥粉磨站和水泥配料站企業約2200家,水泥粉磨能力和配料能力約18億噸/年,占水泥總產能的近一半左右。水泥質量問題和無證生產現象主要出在這些投資成本低、質檢能力差的小粉磨站或配料企業。水泥行業去產能,既要壓減熟料產能,也要淘汰落后水泥粉磨產能。除了市場競爭淘汰外,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是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粉磨站和配料站的重要措施。這是一種創新思路。
一、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概念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把可追溯性的概念定義為“通過登記的識別碼,對商品或行為的歷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蹤的能力”。建立水泥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對于強化水泥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完善水泥產品質量監管的各項基本環節和制度具有重要意義。為水泥產品“戴上”追溯標簽,記錄產品重要信息,可對水泥產品的主要成分—熟料進行源頭控制,并強化生產、流通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
所謂水泥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就是運用計算機、數字化物流管理等技術,對水泥產品從生產源頭到消費市場實施精細化管理,全程記錄下水泥粉磨站或配料站在水泥生產、配料加工、流通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信息,使水泥產品質量有了較強的可追溯性。
二、實施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的意義
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礎材料,任何質量問題都會帶來人們生命財產的損失。
2016年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800家有證水泥企業,涉及30個省市自治區,抽取的709個批次水泥產品的合格率為98%,沒有達到出廠水泥產品合格率100%的標準要求。尤其是部分企業的水泥和熟料的對比驗證檢驗結果令人堪憂。國家水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水泥質量分析報告》結論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和粉磨站、部分無證的水泥配置廠,為了提高利潤,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不規范生產,使得最終的產品不滿足標準要求,為建設工程質量埋下隱患”。2017年第2季度,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開展了水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在抽查的94家企業94批次產品。發現有5家水泥粉磨站企業的5批次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因此,水泥行業現有的產品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水泥粉磨站和配置站,也顯示出現行的水泥許可證制度,其證后監管力度不夠,必須在傳統的許可證一張紙的基礎上,引入現代數字化、信息化的質量可追溯的創新手段,為工程質量提供安全保障。
通過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讓那些熟料質量低下、水泥產品不達標、水泥造假制假的不法行為得到遏制和打擊,既提高了水泥產品質量,又致使落后產能加快退出市場。
三、引入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的概念是行業協會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
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以下簡稱:《追溯體系建設意見》)。文件中要求:積極推動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追溯體系,在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促進監管方式創新、保障消費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圍繞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有重大影響的產品,統籌規劃全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早在2008年12月,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就發布《關于嚴格禁止非法配制水泥的通知》(粵經貿工業[2008]977號),要求散裝水泥生產企業完善水泥質量追溯制度。
2015年5月,福建省經信委、發改委等十個委廳局聯合印發《關于清理整頓和規范管理散裝水泥中轉站的通知》,要求“做到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禁止使用不合格水泥”。
可見,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既是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是水泥行業提高產品質量的自身需求,對強化生產許可證證后監管和水泥行業去產能都是大有益處的。
四、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以熟料和混合材質量為重點的可追溯體系
熟料是水泥的中間半成品,也是影響水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水泥質量出問題,一般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原因:是水泥粉磨站生產管控問題?還是采購的熟料和混合材的質量有問題?水泥粉磨站如果從多家熟料生產企業購買熟料,其水泥產品的質量問題難以追蹤。如果因熟料質量問題造成水泥產品質量事故,熟料供應商也要承擔相關責任。混合材的質量也同理。因此,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是必要和迫切的。
要求水泥粉磨站的產品出庫單和水泥包裝袋上注明熟料供應商的二維標識碼,這就建立了水泥粉磨站與熟料供應商直接的質量關聯。要事實上形成:
1、水泥粉磨站要相對固定一家熟料供應商,并在水泥成品包裝上標識熟料來源和混合材種類及來源;
2、熟料供應商會主動要求對水泥粉磨站的質量進行管控;
3、在水泥粉磨站產品達到熟料供應商的質量要求后,可進行商品授權;
4、為促進企業間并購創造條件,有利規范市場環境,倒逼質量管控能力差的水泥粉磨站企業退出市場。
水泥配料站企業可溯源到高標號水泥和混合材的供應商。
(二)、修訂完善水泥標準、規程、許可證制度
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的同時,要及時著手GB/T175《通用硅酸鹽水泥》、《水泥企業質量管理規程》的修訂,將質量追溯的要求添加到標準和規程中。
建議在水泥生產許可證制度中增加質量追溯的檢查內容。
以幫助水泥企業更實時、高效、準確、可靠實現生產過程和質量管理為目的,研究制訂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三)、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熟料生產、水泥粉磨、水泥配置企業要按照國務院《追溯體系建設意見》要求,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共同打造全過程信息化追溯鏈條。企業間要探索建立多樣化的協作機制,通過聯營、合作、交叉持股等方式建立信息化追溯聯合體。電子商務企業要與線下企業緊密融合,建設基于統一編碼技術、線上線下一體的信息化追溯體系。
(四)、發揮政府督查監管作用
政府主管部門加強對熟料、水泥、配置生產經營企業的產品質量監督,督促企業嚴格遵守追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追溯體系。將水泥生產許可證制度與追溯管理制度相結合,加強水泥質量的事中檢查,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無質量追溯產品標識的水泥生產企業。鼓勵水泥生產經營企業以追溯體系建設帶動品牌創建和商業模式創新。
(五)支持協會積極參與
中國水泥協會將聯合各省市自治區水泥(建材)協會,主動建設追溯體系,形成有效的自律推進機制。中國水泥協會將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物聯網的支持,并與產品質量追溯專業機構開展合作,在水泥行業探索示范創建活動,為會員企業建設追溯體系提供專業化服務。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