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談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創新、堅守、家國情懷
近年來,弘揚企業家精神、振興實體經濟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宋志平:“企業家”這個詞其實是一個舶來品。起初西方人認為,把貨物從A地弄到B地能增值的人就是企業家。后來不管是熊彼特還是德魯克,他們認為企業家的特點是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就開始大力弘揚和提倡企業家精神,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對企業家寄托了無限的希望。
我國的企業家,實際上既包括民營企業的企業家,還包括國有企業的企業家。過去我們總覺得國有企業的領導都是干部,不一定是企業家。其實,企業家的主要特征是創新,通過創新為社會創造了價值,這就符合企業家的特征。所以我國國有企業有大量企業家,他們默默無聞地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我國民營企業里同樣有許多優秀企業家,比如馬云、王健林。我國經濟能夠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水平,企業家起到了源動力的作用。所以,中央現在大力提倡發揮企業家作用和弘揚企業家的精神,是抓到了問題的根本。
企業家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您覺得我們應該弘揚什么樣的企業家精神?
宋志平:關于企業家精神的內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三點。
第一點就是剛才講的創新精神,這是企業家的靈魂,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什么是創新精神,按照習總書記的說法就是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拼搏精神。
第二點就是堅守精神,做企業不可能短時間三下五除二就能做好,可能需要比較長時期的堅守。像我這么多年做企業,感覺熟悉一個業務、一個技術或一個產品,可能需要10年時間,如果想把這個產品做得特別熟練,可能需要20年時間,如果想把它做到極致甚至做到全球第一,沒有30年時間你可能做不到。為什么叫企業家?歌唱家就是一生唱歌,作家一生寫文章,那企業家就得終身做企業,所以這種堅守精神至關重要。
第三,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企業家精神就是家國情懷,類似于古人講的“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企業家往往是成功者,可能擁有一定的財富或者創造財富的能力,應該多承擔社會責任,多做一些公益事業。這就是一種家國情懷。那些大的企業家、優秀的企業家,他們大多都有家國情懷,肯定不是個人主義者。所以創新、堅守、家國情懷這三條,是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三點。
您如何看待實體經濟的重要性?
宋志平:中國建材其實是最實不過的實體經濟企業了,中國建材年收入3000來億,納稅154億,創造了25萬人的就業崗位,這25萬人一年的工資性開支高達202億,同時它還有上百億的利潤。這樣一家實體經濟企業,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價值,這就是國家注重實體經濟的原因。
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也非常注重實體經濟的發展,比如美國。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深刻認識到要回歸實業,所以不管是奧巴馬還是現任總統特朗普,他們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體經濟的投資。歐洲經歷了主權債務危機之后,也提出要重回或者振興制造業。
近年來,我國經濟確實經歷了脫實向虛,大家都喜歡去掙快錢、掙熱錢,但是如果沒有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其實是沒有根的,所以我們發展虛擬經濟的時候,更要把實體經濟做好。所以國家現在正出臺許多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實體經濟,支持實業發展,包括我們現在提倡企業“走出去”,其實也是實體先走出去,所以實體經濟還是我們的根,還是我們的基礎,我們一定要把實體經濟發展好。
當然,并不是說互聯網、金融服務不重要,它們同樣非常重要,但是互聯網、金融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我國是一個制造大國,正在邁向制造強國,有13億人口,這么大一個國家,靠買別人的產品是養活不了自己的,所以必須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把企業、實業做好,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