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混凝土行情總結:年中尾端現“天花板”效應,下半年或再破新高
去年二季度以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直至今年上半年,價格上漲行情仍在持續,受此影響工業企業利潤得到明顯提升,生產及投資意愿增強,經濟回暖之勢明顯。然而第二季度開始大宗原材料部分種類已經開始出現價格回落的走勢,大部分種類出現漲勢放緩走勢,尤其是上半年尾部出現大幅下跌回調的行情,不少機構預測下半年經濟及工業走勢將延續年中尾端的頹勢。
上半年持續上漲,成本上漲是主要推力
上半年商品混凝土價格并未出現回落走勢,而是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上漲走勢,繼續沖頂,從各月走勢來看,1月至3月上半月全國商混均價保持較為平穩的走勢,3月下半月開始發力沖高,6月底沖力漸弱,似出現天花板效應。6月底,全國商混均價(C30)為325元/方,同比上漲17元/方;上半年整體均價為314元/方,比去年上漲23元/方。
圖1:2016、2017H1全國商品混凝土均價走勢(C30,元/方)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從促成因素來看,商品混凝土價格走勢主要受成本端原材料價格變化影響,去年下半年,在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下,混凝土企業成本大幅增加,全國大部分地區混凝土企業開始上調售價;今年上半年,部分成本已穩定在高位,原材料成本則繼續上揚,尤其是4-5月份砂石骨料價格大幅上漲,混凝土企業再次抬高價格。6月份,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遭遇淡季停滯,砂石骨料價格也出現淡季回落跡象,混凝土價格于是出現了高位維穩的走勢。
2016-2017年,混凝土價格的變化比較頻繁,這與過去幾年混凝土價格的“堅挺”有明顯差異。從歷史走勢來看,與水泥價格相比,2014年在水泥價格不斷下滑的過程中混凝土價格始終堅挺在相對較高水平,直到2015年下半年,水泥價格累計下滑幅度30個百分點,混凝土價格才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隨后隨著水泥價格的繼續下滑,混凝土價格出現了先穩再降的走勢。2016年下半年開始,混凝土價格對于水泥價格變化的反應更為及時,直至2017年上半年混凝土價格隨著水泥價格的上漲實現同步上揚。
圖2:2014年至今混凝土價格及水泥及價格指數走勢(元/方,%)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華東、西北上半年累計漲幅最大,東北上半年均價同比下滑
分區域來看,六大區域除東北地區以外,其余五大區域價格在去年下半年有明顯上漲。今年上半年,一季度前兩個月六大區域混凝土價格保持高位穩定,西北、華東、華北、西南地區在3月下半月出現價格上漲,中南、東北地區到4月份價格開始再現上揚。從上半年累計漲幅來看,華東地區累計漲幅最大,將近30元/方;其次是西北地區,上半年累計漲幅26元/方;東北、華北累計漲幅12-15元/方,西南、中南地區累計漲幅最低,分別為8、2元/方。
六大區域上半年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除東北地區有下滑,其他五個區域均為同比上漲,其中華北、中南、西南地區上半年均價同比上漲均超過30元/方,華東、西北同比上漲15元/方左右,東北地區同比下降14元/方。
圖3:六大區域商混價格走勢(C30,元/方)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下半年有穩中繼續沖高趨勢
6月底,成本端水泥價格出現微弱下行走勢,砂石骨料價格出現明顯的區域差異,北方地區價格繼續上漲,華南地區砂石價格出現下降,長江流域價格繼續上漲。7月上旬,水泥價格也出現區域分化走勢,華北、東北、華東價格下行,中南、西南、西北價格再現上漲。
由于當前混凝土價格走勢與成本端價格變化同步,因此判斷下半年混凝土價格走勢可以結合成本端價格的變化趨勢。夏季高溫天氣是水泥銷售淡季,水泥價格出現微弱下行在情理之中,7月上旬部分地區水泥企業在淡季發布價格上調通知,而第三季度開始淡季結束后水泥價格出現下滑的區域有可能再次止跌回升。
砂石骨料行業砂石開采、環保督查等下半年沒有漸弱的趨勢,6月份部分地區出現價格下降主要是需求下降導致,待需求恢復之后砂石的價格有可能再次出現上揚走勢。
7月初,西北部分地區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部分商品混凝土企業發出斷供通知,這為混凝土價格的上漲提供契機。眾所周知,混凝土企業在產業鏈上的溢價低位低于水泥企業,用這種方式“抵抗”原材料漲價難以生效,而通過價格傳導來降低自身的成本壓力有可能成為最終路徑。
編輯:jir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