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投資者聯合印尼企業在印尼投資建廠 總額達8.25億美元
雖然印尼內水泥工業產能超額,兩投資者仍計劃投資8.25億美元(約合10.99兆盾)興建水泥廠。
近日,工業部(Kemenperin)化學、紡織和綜合工業總司(IKTA)司長阿赫瑪德.西吉特.德威瓦約諾(Achmad Sigit Dwiwahjono)對記者稱,“這證明水泥子行業投資環境仍具吸引力。”
他解釋說,兩家投資者,一是來自中國和另一是印尼國內投資商。他們計劃將興建年產能力分別為300萬噸和250萬噸的水泥廠。“水泥工業投資龐大,不然的話,肯定無能力競爭,尤其是遇到供過于求的情勢,大規模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
西吉特聲稱,如目前的供應量超額情形,在水泥業界投資仍自由在可控范圍內。
意為政府監督和嚴格篩選以確保往后不會出現問題。“如今,許多投資者未實行環境影響分析(Amdal)預先建廠,他們須先具備應有的條件。”
他強調說,隨著房地產業和基礎設施復蘇,水泥業界的投資前景明朗,雖然如此,目前供過于求的情形,使水泥生產商須把一部分產品向出口市場銷售,而無能力出口的水泥生產商,只能減少產量。預計今年水泥工業產能使用率僅65%。“可惜,出口也面對困難,因沒有特別運載水泥的輪船,該問題使出口商須依賴買方。”
西吉特聲稱,印尼每個月平均出口20萬噸水泥,東南亞區成為主要出口市場,接下來是臺灣、澳洲、斯里蘭卡和孟加拉。“與此同時,出口市場達3000萬噸。未來5年或長期指標,我們希望至少能占30%。”
與此同時,今年預測水泥工業產量達1.07億噸,同比9390萬噸提高7.5%。自2011年,水泥工業產能開始劇升,許多投資商開始關注印尼水泥工業潛力。
至2013年,根據工業部記載,水泥工業增長達到17%。“因此,許多投資商加入投資,但接下來經濟增長放緩和購買力下滑。”
西吉特有信心,往后,水泥需求將再度提高,尤其是目前印尼水泥消費為人均300公斤,仍比東南亞的人均500公斤更低。為此,他不同意暫停水泥投資的建議,因水泥投資需要很大的資金,建造程序費時相當久,以致,并不是所有的企業有能力在我國水泥市場投資。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