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多重因素制約 水泥行業超潔凈排放推進難度較大
在新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行之后,水泥工業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標準大幅度收緊。以粉塵排放為例,從原標準的50mg/Nm3收緊至30mg/Nm3,部分重點地區執行20mg/Nm3的排放標準。
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水泥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巨大。為此,在水泥行業實行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的呼聲也越來越大。特別是煤電行業已經幾班實現超低排放的背景下,部分業內水泥企業和環保裝備企業開始呼吁水泥行業應該逐步推行超潔凈排放,即:氮氧化物排放量降至50mg/Nm3一下,粉塵排放降至10mg/Nm3以下。
目前國內一些先進水泥企業,例如金隅鼎鑫、大地水泥、中聯水泥的河南片區已經逐步將粉塵排放降至10mg/Nm3以下。特別是金隅鼎鑫窯尾粉塵排放濃度甚至降低到1.23mg/Nm3,長期執行著高于國家的排放標準。另外,河南的大地水泥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也積極承擔環保責任,粉塵排放量一直保持在10mg/Nm3以下。
那么,目前國內水泥行業推行超潔凈排放是否現實呢?行業技術專家、教授級高工吳善淦認為,目前顆粒物排放水平較為成熟,基本都能達到10mg/Nm3以下,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目前并未得到明顯的效果,要達到超潔凈排放的要求,在技術和成本方面困難較大。
超潔凈排放實行的局限性
1、環保成本的提升,擠壓企業利潤空間
首先,水泥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不可避免的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水泥行業近年來一直提倡脫硫脫硝,但實踐過程中曾爆出環保數據作假,環保設備虛設等等問題,其背后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當前市場競爭壓力加大,環保治理加大了企業運營成本。
以目前業內廣泛使用的SNCR脫硝為例,每噸合成氨的價格為3000元左右,通常情況下會增加企業噸熟料生產成本6元左右,生產線技術和管理越落后,產生的污染物越多,治理成本也就越高。對于部分老舊生產線而言,成本的增加大大擠壓了企業的盈利空間,致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另外,氨水的運輸過程也十分的講究: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嚴禁與酸類、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鋼桶包裝的可用敞車運輸。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
因此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也是部分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正因如此,環保治理成本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企業的治污積極性,也成為在水泥行業推行超潔凈排放的一大難題。
2、水泥行業超潔凈排放缺乏可行性的技術方案
吳善淦指出,目前水泥行業在降低顆粒物排放方面的技術已十分成熟,企業排放量能保持在10mg/Nm3以下,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目前,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做法很多,包括低氮燃燒、燃燒器改造、熱碳還原以及SNCR、SNR脫硝等等。SNCR脫硝技術約在25%-40%,工程造價低,運行費用中等;而SCR技術脫硝率在80%-90%,但是工程造價較高,運行費用中等。
工程造價費用適中,但技術上有一定的缺乏,而技術較為成熟的造價普遍偏高,并非所有企業都能承受。由此,超潔凈排放在缺乏一套經濟適用的可行性技術方案的背景下,無法全面的實施與普及。
3、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
煤電行業是國內最早實施超潔凈排放的行業,早在2015年12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對符合超低排放標準的燃煤電廠,2016年1月1日以前已經并網運行的現役機組,對其統購上網電量加價每千瓦時1分錢(含稅);對2016年1月1日之后并網運行的新建機組,對其統購上網電量加價每千瓦時0.5分錢(含稅)。
然而,針對水泥行業的超潔凈排放,政府并沒有給出政策支持。當從環保問題出發,增加企業的環保投入,減少利潤空間。企業會缺乏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超潔凈排放的發展也會受阻。另外,由于沒有政策的支持,部分積極從事環保的水泥企業反而在市場中降低了自己的競爭優勢,也不利于企業繼續加大環保投入。
水泥行業實施超潔凈排放對行業有何影響?
水泥行業是否應該推行超潔凈排放的爭議由來已久,那么超潔凈排放在水泥行業推行又可能帶來哪些影響呢?
1、超潔凈排放的實行過程中會對水泥的品質有一定影響
吳善淦認為,水泥行業本身是一個微利行業,若一定要加大環保成本,爭取將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都降下來,利潤將少之又少。特別是在當前國內水泥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成本控制對水泥企業而言已經越來越重要。
因此,在大幅度提升環保指標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為達到環保標準,加大環保投入,可能在水泥生產上偷工減料,影響水泥質量,得不償失。
2、增加不必要成本和資源浪費
吳善淦表示,水泥行業只要做好降低粉塵顆粒物的排放,已是對環保的一大貢獻。
例如電力行業的脫硫脫硝,濕法電除塵,這并不是解決環保問題,儼然已成為解決用電問題。在發電過程中,無形的增加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形成一個不良循環,增加成本,造成資源浪費。
3、部分小企業因成本壓力,不得不關停
上文中提到,水泥行業屬于微利行業。近年來環境執法日趨嚴厲加上環保數據在線監控使得水泥企業環境違法成本越來越高,迫使水泥企業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在此背景下,水泥行業的競爭其實也是環保的競爭,部分小企業因資金和成本壓力,無法繼續經營,不得不關停。
總體來看,水泥行業推行超潔凈排放有利也有弊。益處在于可以減少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加速落后產能淘汰;弊端在于環保治理成本增加,加大企業負擔。另外,在缺少成熟技術和政策支持的情況下推行難度較大。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