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圓股份趙璧生訪談錄——千磨萬擊還堅勁
人們常說,有山的地方就有美麗的傳說,有山的地方就有傳奇的故事。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生于斯長于斯的山里人;他深諳“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善于以變求存;他熟悉市場運作規律,憑著干事業的雄心壯志、英明的決策意識、獨特的管理才能和鷹隼一樣的商業眼光,一次又一次走進對手前面;他從打工仔做起,后來從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創業者,華麗轉型為一名運籌帷幄的領導者。他的身上,折射出浙商的許多特質:誠信,刻苦,堅持。
“老爺子”,今年已72高齡的他,雖然仍然擔任著集團的董事長,但集團的員工人卻似乎更愿意這樣子稱呼他。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這位德高望重的集團創始人發自內心的尊敬。
他,就是金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璧生。
記者:老爺子您好!請簡單說說您創業前的人生經歷。
趙璧生(簡稱生,下同):我的老家在浙江中西部蘭溪一個叫西山寺的大山深處。那里原來居住著近200多戶人家,600多個村民。由于山高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不足2分,加上交通不便,水資源匱乏,自古以來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村民一直過著餓肚皮的日子。解放前村民只有挑石灰、砍柴和討飯三條路好走。解放后民謠還是流傳著“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走的是高踏步,吃的是玉米糊……”。所以,早年我也像大多數山里人一樣,上山砍過柴,用獨輪車拉過石灰。
記者:那么,是什么促使您有了創業的動機和行為?
生:西山寺村莊周圍及地下貯藏著大量優質石灰石資源,自古村民都有燒石灰的傳統。當初由于時代的局限,好多年來甚至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村民還只停留在原始性的小作磨坊,采一批礦石,燒制一批石灰,挑到山外賣掉一批,用賣石灰的錢買油鹽醬醋米。但祖祖輩輩以來,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與外界聯系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運石灰出去,全靠手推車,遇到大雪冰凍,石灰就運不出去,物品也運不進來。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山寺人,我嘗過挑擔拉車的辛苦滋味,的確是苦怕了。當時我就心想:我們就這樣窮一輩子嗎?不,人要有志氣,要甩掉貧困的帽子,我們我們為什么不靠山吃山,利用這豐富的天然資源優勢辦一個水泥廠呢?
記者:能否跟我們談談您最初的創業故事?
生:當時我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我清楚記得,1979年1月,那天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和村兩委一班人在會議室里開會。我提出,西山寺要發展,絕不能原地踏步燒石灰,辦水泥廠比燒石灰的經濟效益增長十多倍,我們要敢于冒風險。盡管當時有人擔心、猶豫,但我卻馬不停蹄地干了起來。當時西山寺不通電、不通路,為了修造通往山外的一條公路,我每天東家進,西家出,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動員男女老少齊上陣。經常一個人做兩件事,一天干三天活。為了在建廠最艱難時搞到農業銀行的5萬元貸款,我幾乎跑斷了腿。我還利用在鄉辦農修造廠學到的經驗和技術,自己采購設備,自己安裝機器。就這樣,從1979年5月20日開始,僅用了158天,一條年產6000噸水泥廠11月份就投產運行,成為蘭溪第一家村辦水泥廠。在無主管部門,連公章都刻不了的情況下,僅用三年,就收回了全部辦廠投資。
記者:請描述一下您此后的創業經歷。
生:頭一炮打響了,我并沒有因此而滿足。我知道創業難,守業更難。1985年,我決定追加300萬元,對水泥廠進行技術改造,僅用10個月的時間建成一條新機窯,使西山寺水泥廠迅速發展到年產水泥10萬噸規模。1990年,國家經濟治理整頓,建材行業滑波,在眾人紛紛止步時,我卻追加投資400萬元,引進先進工藝進行技改,擴大再生產,從而使水泥廠一躍成為國家中二型企業。1993年6月投資120萬元與別村合股創辦了玻璃纖維廠;10月投資創辦了中外合資西華建材有限公司,并在龔塘貨場附近籌建三條機立窯,年產量達到60萬噸水泥生產線。1994年,我開始向異地拓展。僅幾個月,“麗水水泥分廠”的牌子就掛出來了。在此基礎上,我于1995年組建了金圓集團的前身——浙江西山建材集團。2001年在金華市婺城區創建了金圓水泥有限公司,經省經貿委批復立項籌建二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回轉窯生產線,年產總量達到200萬噸。接著又在浙江臨安籌建一條日產5000噸回轉窯生產線。還先后在吉林、新疆、青海、山西、貴州、陜西、西藏、廣東等地跨區域發展,建設了多條回轉窯生產線項目。2006年8月更名為金圓控股集團。目前,集團擁有20多家水泥成員企業,年生產水泥總量達到1500萬噸,并在青海、西藏形成了區域行業龍頭,成為一家跨省市、跨行業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記者:作為金圓集團一次創業的創始人,您能否簡單概括一下您成功創業的關鍵?在正在進行的二次創業過程中,您對員工有什么想告訴他們的?
生:人世間每一個成功背后,無不是胸襟智慧與心血汗水凝結。不要羨慕我們現在的光鮮。在金圓取得的一系列業績背后,所付出的無限執著與巨大努力,只言片語不足以詮釋。最關鍵的,一是對事業有認同感,對企業有歸屬感;二是吃得了辛苦;三是要耐得住寂寞。因為,創業的過程大多數時候是索然無味的。
另外,對于正在進行二次創業的集團來說,我們所需要的員工應該具備以下素質:一、學會忠誠,忠心者永遠不會被解雇; 二、學會敬業,每天比老板多做一小時;三、學會主動,不要事事等人交代; 四、學會負責,保證完成任務,絕對沒有借口;五、注重效率,拖延是最狠毒的職業殺手;六、結果導向,企業重視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七、學會合作,不要認為缺了你一個,團隊就無法運轉;八、學會低調,不要以為自己不說,別人就看不到你的功勞;九、學會節約,別把老板的錢不當錢;十、學會感恩,想想是誰成就了今天的你。我可以肯定地說,具備這些素質的員工,將來不是股東,就是老板!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