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已完成1276家重點企業應急減排清單編制 實行“一企一策”
11月4日上午,山東省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能源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泰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和秋冬季大氣污染管控工作情況。修訂后的《泰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明確堅持分類施策、一企一策,實施差異化管控,從制度層面杜絕“一刀切”。
泰安市完成對1276家重點企業的應急減排清單編制,實行一企一策
據了解,本次修訂是提高重污染天氣應對能力、規范應急處置措施、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必然要求。修訂后的預案兼顧嚴格管控與服務發展,明確堅持分類施策、實施差異化管控,一企一策,精準減排。具體來說,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績效評級,達到相關要求的不受停產限制;對涉及民生、疫情、外貿和重點工程等項目納入清單,重點保障,保障類企業在預警期間僅準許從事特定保障任務的生產經營,若超出允許生產經營范圍,或未達到相關環保要求的,一經發現,立即移出保障類清單;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對大氣環境影響輕微的生活服務業企業,原則上不采取停產限產措施,從制度層面杜絕“一刀切”。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泰安市共完成1276家重點企業的應急減排清單編制,明確了每一家企業具體的停限產生產裝置、工藝環節和各類關鍵性指標,在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改善大氣質量的同時,充分體現“六穩”“六保”要求。
新修訂的預案還明確了重污染天氣預警等級和應急流程,細化了各相關責任部門的職責、措施。此外,新修訂預案實行分級管理,將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為黃色、橙色和紅色三個預警等級。對應預警分級,并依據重污染天氣應對處置難度、現實結果或預期后果,應急響應也分為三個等級,主要污染物在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級別的減排比例分別達到10%、20%、30%以上,減排要求十分明確。
泰安市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向五方面重拳出擊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考核之年,發布會上還通報了泰安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今年1-10月份,泰安市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2%;PM10濃度為8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9%;二氧化硫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3%;二氧化氮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2%;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85,同比改善11.2%;國控站點優良率65.9%,同比增加14.6個百分點。
為保持大氣質量持續改善勢頭,取得藍天保衛戰的勝利,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下一步,泰安市將從工業企業、高污染燃料、揚塵、移動源和重污染天氣應急五個方面繼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工業企業方面,泰安市將持續加強對工業企業綜合管控,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涉氣企業有組織達標排放、無組織有效管控;加大高污染燃料的管控,泰安市將嚴格按照《泰安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泰城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要求,加快集中供熱、天然氣等相關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加大清潔能源的應用推廣力度,積極鼓勵、引導單位和個人自行淘汰高污染燃料設施;聚焦移動源管控,泰安市將強化在用車輛執法檢查,公安交管、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持續開展聯合路查、路檢。
揚塵是影響大氣質量的重要污染源,泰安市將提升揚塵管控成效作為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重要方面,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和渣土車的揚塵控制措施。具體來說,施工工地要嚴格落實圍擋、覆蓋、灑水、沖洗、濕法作業等“10個100%”的要求;渣土車要規范行駛、密閉運輸,分門別類采取措施。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作為有效應對大氣污染的必要措施之一,在秋冬季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泰安市還將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根據預測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相應級別重污染天氣應急,確保應急減排措施有效落實。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