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利潤增長10.46%!生態水泥創新驅動效益提升
從專利數零的突破,到今年再獲七項專利認證;從2018年首次邁入中國建材500強,到2019年位列200強;從在陜煤集團默默無聞的“小企業”到連續三年被評為目標責任考核優秀企業,這些成績無不凝聚著生態水泥公司在創新之路上的智慧與汗水。“這幾年我們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得益于我們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生態水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超暉說到,“創新是融入生態水泥人血脈的,是生態水泥公司不斷追趕超越的不竭動力。”
以管理創新驅動企業效益提升
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近年來,該公司以奮力打造陜西循環經濟產業集團為己任,在打通企業發展堵點和攻破難點上持續發力,堅定不移在全國建材行業爭一流、創一流、做一流,堅定不移走固廢綜合利用之路,堅定不移走智能化工業發展之路。打通堵點再造流程。“產能發揮不足,是當前的瓶頸問題。”該公司準確“把脈”,提出“以銷定產”思路,從“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雖然只是兩個字位置的變化,但卻體現著該公司產銷思路的創新改變,實現了銷售追著生產跑的巨大轉變。為更好的舞活銷售龍頭,該公司踐行“用心靈滲透、用智慧澆灌”的銷售理念,真情服務客戶,用力拓展銷路,產品銷售屢破新高,2019年產品銷售增長了9.21%,今年前三季度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先后中標一批重點項目,6至9月產品銷售較同期增長了154.84%,切實做到了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兩不誤”。與此同時,該公司立足企業長遠發展,進一步理順管理流程,明確各單位、部門職責定位,確立了“生產企業為成本控制中心,市場營銷部為利潤創造中心,機關部室為服務保障中心”的“生產、銷售、保障”融合體系,激活了發展動力,前三季度取得了利潤增長10.46%的好成績。
攻克難點創出效益。“富平的礦渣磨由于原材供應緊張,利用效率不高;原高陵公司因政策影響,建成的三條生產線遲遲無法投產……”不能創造效益的資產只會不斷侵蝕企業利潤,如何最大化發揮設備技術優勢,成為了擺在該公司面前的又一道難題。面對困難,他們主動出擊,敢想敢干敢試,加快富平礦渣磨改造,破解“一磨兩用”技術難點,實現了有礦渣磨礦粉、無礦渣磨水泥的技術改造,最大限度提升了設備利用率。針對原高陵公司盤活難點,該公司聚焦“新基建”,大膽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模式,引入技術、人才成立智引公司,推進5G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牽頭成立陜西能源行業首個5G生態聯盟,建成了全國第一張企業5G專網、打通了全國首個5GSA專網音視頻高清通話,今年以來先后開建了富平生態水泥、陜焦智慧化工廠,黃陵礦業智慧礦區等項目,實現工業產值6000余萬元。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提速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該公司牢牢把握創新引領發展這條主線,以廣納賢才、技術引進、合作共贏、智慧創造為發力點,在科技創新這條道路上走出了生態特色。
與智者同行更加優秀。“咱們單位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了,研究生現在也有了不少。”作為水泥企業,引進高素質人才,留住高技術專家,一直以來是企業比較頭痛的事情,過往是招進來幾個大學生,剛工作幾個月就離開了。近年來,該公司以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為新近招聘的大中專院校生提供完備的職業規劃,以“師帶徒”模式使其盡快轉化角色、適應工作,以“中青年骨干員工能力培訓班”為載體使其進一步增強本領、提升素質,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走上了管理、技術崗位。并先后先后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成立了“研究生實習基地、博士后科研基地、循環利用研發中心”,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立了“博士后流動工作站”,拓寬了人才成長的平臺,擴大了招才引智的舞臺,為人才強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創新同在更加輝煌。“一種中水重復利用裝置、一種新型熟料庫頂收塵系統、基于礦渣磨改造的水泥磨裝置……”一項項革新成功專利的申報成功,是生態水泥人對創新孜孜追求的真實寫照。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優化創新激勵機制,修訂完善了《創新工作管理辦法》,鼓勵廣大職工圍繞生產經營搞革新、抓研發,定期開展“小改小革”表彰獎勵,營造“科技創新人才輩出、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大量涌現”的良好工作氛圍。今年6月,該公司成立固廢綜合利用中心,依托自身優勢,立足陜煤,打通固廢消納、利用雙循環,大力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固廢,推進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等大宗固廢利用,實現在環保產業上的新發展、新突破,為低碳發展、建設美麗陜西作出新貢獻。
據悉,該公司近日成立了研發中心,將進一步發揮產學研的科技推動作用,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