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2025年全市機制砂石產能規模達到2.5億噸/年
近日,廣西南寧市人民政府發布《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寧市機制砂石行業布局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對南寧市機制砂行業2021-2025年內的總體、各縣區、產能規模做出布局規劃。
總體布局規劃
規劃將全市機制砂石生產基地劃分為大型生產基地、區域性生產基地和自給性生產基地三大區域。
大型生產基地主要布局在武鳴區、西鄉塘區、江南區。
布局規劃:每個區分別布局建設1—2條年產能達到1000萬噸及以上的機制砂石生產線,布局建設2—4條年產500至1000萬噸的機制砂石生產線,布局建設2—4條再生機制砂石生產線。
區域性生產基地主要布局在良慶區、邕寧區、隆安縣、賓陽縣、橫縣。
布局規劃:每個縣(區)考慮布局建設1—2條年產500至1000萬噸的機制砂石生產線,布局建設1—2條年產200至500萬噸的機制砂石生產線,布局建設1—2條再生機制砂石生產線。
自給性生產基地主要布局在興寧區、青秀區、上林縣、馬山縣。
布局規劃:其中每個縣(區)考慮布局1—2條年產200至500萬噸機制砂石生產線,布局建設1—2條再生機制砂石生產線。
各縣區布局規劃
(一)市轄區(不含武鳴區)
——現狀:市轄區砂石礦產資源種類主要以石灰巖、砂巖和花崗巖為主,其中石灰巖已查明資源儲量17億噸,潛在資源儲量25億噸以上。花崗巖已查明資源儲量1.6億噸,潛在資源儲量12億噸。砂巖已查明資源儲量0.2億噸。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24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市轄區(不含武鳴區)片區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32條,其中砂石礦山開采類不超過24個,其余以資源化利用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制備再生機制砂石為主。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1億噸/年,主要保障主城區片區機制砂石市場需求量。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1.5億噸/年,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固廢資源需求量約為2000萬噸/年。
(二)武鳴區
——現狀:武鳴區砂石礦產資源種類主要以石灰巖、砂巖為主,其中石灰巖已查明資源量20億噸;砂巖查明資源儲量0.13億噸。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22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武鳴區片區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26條,其中砂石礦山開采類不超過22個,其余以資源化利用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制備再生機制砂石為主。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6000萬噸/年,在滿足本地砂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重點保障主城區片區砂石市場需求量。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8000萬噸/年,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固廢資源需求量約為400萬噸/年。
(三)隆安縣
——現狀:隆安縣砂石資源主要以石灰巖和砂巖為主,其中石灰巖查明資源儲量6450萬噸,砂巖查明資源儲量128萬噸。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10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隆安縣縣境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10條,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2000萬噸/年,主要以保障當地砂石市場需求量為主,適當輻射主城區及周邊區域。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2500萬噸/年。
(四)賓陽縣
——現狀:砂石資源種類以石灰巖為主,其次有花崗巖、砂巖等礦產。石灰巖礦區數12個,查明資源儲量8166萬噸;建筑用砂巖礦區數2個,查明資源儲量684萬噸;花崗巖礦區數1個,查明資源儲量395萬噸。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12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賓陽縣縣境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12條,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2000萬噸/年,主要以保障當地砂石市場需求量為主,適當輻射主城區范圍。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2500萬噸/年。
(五)橫縣
——現狀:砂石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巖和花崗巖,其中石灰巖保有資源儲量2億噸;花崗巖根據區域資源預估遠景資源儲量達數十億噸。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13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橫縣縣境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12條,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2000萬噸/年,主要以保障當地砂石市場需求量為主,適當輻射主城區范圍。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2500萬噸/年。
(六)馬山縣
——現狀:主要以石灰巖為主,全縣保有可利用資源儲量約3355萬噸。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10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馬山縣縣境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10條,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2000萬噸/年,主要以保障當地砂石市場需求量為主,適當輻射周邊區域。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2500萬噸/年。
(七)上林縣
——現狀:上林縣砂石資源主要以石灰巖為主,其次為大理巖。其中石灰巖初步檢測資源儲量8300萬噸;大理巖明資源量117萬噸,目前未開發利用。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然資源部門規劃發放的砂石采礦權數不超過8個。
——布局規劃:2021—2025年間,規劃上林縣縣境范圍內布局機制砂石生產線不超過8條,設計生產規模總量約1000萬噸/年,主要以保障當地砂石市場需求量為主。預計砂石資源需求量約為1500萬噸/年。
產能規模布局規劃
全市現有機制砂石產能規模約1.2億噸,規劃到2025年全市機制砂石產能規模達到2.5億噸/年,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西鄉塘區、江南區、武鳴區等砂石資源豐富地區,上述地區在滿足本地機制砂石需求的基礎上,重點供應主城區和其他地區,其余各縣區應以自求平衡為主,缺口部分就近調配資源,確保全市機制砂石供需平衡。規劃期間各縣區機制砂石產能布局(含現有100萬噸/年及以上的企業產能)情況如下圖: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