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聚一高 人才奔騰 繆昌文:“院士企業家”攻克混凝土世界級難題
混凝土易開裂是國內外工程領域面臨的世界級難題。30多年來,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帶領團隊,在混凝土抗裂關鍵技術、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研發等領域,通過一個個突破、一代代升級,實現了混凝土“100年以上不開裂”的長壽奇跡,以一系列自主創新的產品和技術領先于國際同行。
江蘇臺記者王堯:我現在就在南京地鐵寧溧線的施工現場,以往地下混凝土極易開裂,并導致出現滲漏的問題,造成危險。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和他的團隊,運用混凝土新材料,使地下結構的“無裂縫”由理論變成了現實。
混凝土是房屋和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然而容易開裂卻是其致命弱點。對一些大壩工程來說,開裂的危害尤如黃河決堤。2004年,繆昌文和團隊參與三峽大壩三期工程建設。針對混凝土遇水容易放出熱量、開裂的情況,他和團隊發明高性能外加劑,成功地提高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600萬立方米大體積混凝土建成至今未發現結構性裂縫。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昌文:人無我有,人有我有,加快成果的轉化,真正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引擎。
作為企業帶頭人,繆昌文尤為注重創新和人才的培養。2002年,在他的帶領下,江蘇省建科院進行股份制改革,高端人才可以參與分紅;企業還與國際重點實驗室對接,定期進行人才輪換培訓;人才在項目責任制的框架下,對科研項目和經費掌握充分的自主權。
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開發部副主任劉建忠:引進人才讓我們具有更加廣闊的一個創新的思維,形成了更加寬廣的我們一個創新的天地,為我們企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一個動力。
緊貼實際需求的創新精神,幫助繆昌文和團隊成為國內外同行中的“尖子生”,企業也如同“翻跟斗”般迅速成長,創造了多個第一。混凝土不開裂、長壽命的工程應用,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0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昌文:“十三五”我們還是要緊緊圍繞國家的戰略、決策,比如說“一帶一路”的這個建設,特別是海洋工程。企業要在創新上舍得投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真正把創新落到實處,培養人才,鼓勵創新,占領行業制高點。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