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測試增116項異常 港議員促廉署查造假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混凝土測試報告涉嫌造假事件進一步擴大。土木工程拓展署覆檢涉事嘉科工程于2013至2014年的化驗報告,發現有116個測試結果有異常情況,令異常個案總數增至326個,嘉科同期參與化驗的另外55項政府工程中,亦被揭發有130項異常情況,涉及基建包括中環灣仔繞道,啟德兒童醫院、蓮塘香園圍口岸等。署方強調,少量異常樣本不影響整體測試結果,有關混凝土批次強度仍符合規格。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化驗所造假動機令人費解,擔心事件令本港檢測及認證業聲譽受損。
土木工程拓展署覆檢嘉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進行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及相關項目混凝土測試紀錄,比對原始數據后發現,其中116個測試結果有異常情況,佔測試樣本總數的0.2%,連同之前公布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210個,總數326個,佔總數22.8萬項測試結果的0.14%。
署方已將結果交由路政署研究,并應廉政公署的要求,繼續覆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的測試結果,再看有否異常情況,預計下星期再召開記者會交代。
料不影響最終強度測試
涉事嘉科工程顧問在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化驗的空檔期間,亦有為另外400項政府工程進行混凝土化驗。土拓署發現,其中55個工程(詳見附表)的44萬個測試樣本化驗當中,有130個結果異常,絕大多數工程少于10個異常,發現最多異常的兩項工程都與中環灣仔繞道有關,分別是銅鑼灣避風塘隧道工程,有14個異常個案,佔樣本總數的萬分之三;其次是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位于灣仔東的工程,有10個異常個案。
署理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向玉璽表示,比對該130個樣本的原始數據,分析受影響批次,懷疑有問題的測試紀錄,不影響最終的強度測試結果,于符合土木工程一般規格要求方面亦沒有影響。就造假的原因,他強調有否“掉包”要交由廉署調查,但稱化驗所只是沒有如實報告結果,原始數據與測試報告的數值有出入,化驗所沒有把不合格的樣本改成合格。另外,就路政署對港珠澳大橋3000個關鍵位置打石屎槍檢查的進展,向玉璽稱已完成2815個,所有結果符合規格。
土力工程處處長潘偉強解釋,石屎強度測試分別是以兩塊石屎磚的強度平均值,以及連續四對即八塊磚的平均值,兩個標準計算,一、兩個樣本較小,不代表整個批次質量出問題。他說,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樣本,間中會有不正常,擺磚的地方不乾凈、擺位不四正,都可以導致異常情況。
議員促廉署查造假動機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認為,一兩個樣本有問題不代表整個批次出問題,可見實驗所造假原因令人費解,動機須由廉署深入調查,從土木署原始數據分析可見,工程的質量控制沒有受影響,他反而更關注該實驗室管理出現嚴重問題,令香港檢測及認證行業良好的國際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前土力工程處處長陳健碩表示,若其中一兩個樣本有問題,而其他正常,在統計學上并無問題,不一定影響整體測試結果。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