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點贊!昆明這個水泥礦山生態修復模式向全國推廣
近日,從云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昆明市官渡區大板橋礦山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的成功模式,被列入了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印發的《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第一批)》向全國推廣。
▲修復前
▲修復后
大板橋石灰巖礦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境內,西側約1.5千米處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礦區面積1.8049平方千米,生產規模88萬噸/年,采用露天開采方式,采礦證有效期至2016年8月24日。依據“昆政辦”通知的要求,該礦山于2016年8月24日已停產。
該礦作為水泥廠石灰石原料供運礦山,早在1986年就建成投產,為當時的云南國資水泥昆明有限公司供應原料。2006年,該礦山由云南華新東駿水泥有限公司全資收購,又成為了華新東駿水泥的石灰石原料供應礦山。
該礦山經過30多年的露天開采,其間又幾易其主,加上一直沿襲“重開發輕治理”的傳統開發方式,導致對礦山開采過度而保護不夠,礦區地形地貌被嚴重破壞,原有自然植物已不存在,使礦山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據統計,該礦山開采損毀土地總面積約2707畝,經過多年開采,礦山北側、東側及西側形成開采邊坡,南側開口與采場底部平臺相連。釆場標高2075——2179米,采深104米,形成7個臺階,臺階高15米,采場底部南北長1040米,東西寬219——451米。礦區東側分布1個排土場。礦區遍布尾礦碎石和廢棄礦坑,最深達104米,亟須進行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
2008年,原昆明水泥廠東駿公司與云南鋼力建筑有限公司簽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服務協議。協議明確,由云南鋼力建筑有限公司完成礦山恢復治理工作,并負責治理資金及技術,而原昆明水泥廠東駿公司負責提供損毀土地及固體廢棄物。
云南鋼力建筑有限公司先后建設了防洪排水系統、預埋灌溉管網,并打井、加固擴容水庫、架設供電線路、修建道路。同時,加強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回收利用,對礦山生產剝離的表土集中堆存用作綠化覆土,部分土石用于生產水泥配料,不能作為配料的部分采用Keestrack履帶移動重型篩分機進行3級篩分,粒徑≥45毫米的經破碎系統破碎后作為骨料外售,粒徑介于45毫米——10毫米的用于鋪筑礦區道路,粒徑≤10毫米的作為礦山綠化覆土配料,實現了礦山固體廢棄物完全利用。
據粗略統計,云南鋼力建筑有限公司自2008年開始進行華新水泥東駿礦山生態修復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綠化面積50萬平方米,栽植紅葉石楠、櫻花、桂花、雪松、羅漢松、滇樸、海棠、紫葉李、黃連木、紫葉碧桃、球花石楠、紅豆杉等樹木130多萬株,生態恢復治理累計投入近億元。滿目瘡痍的不毛之地重新變成了一片綠洲。
編輯:何欣然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