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我們的“一帶一路”是有質量的“一帶一路”
在5月14日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談到了中國建材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
“一帶一路”是建材的大市場,沿線國家很重要的需求就是基礎建設、城市化和工業化。“這恰恰是過去三十年中國做過的,因此有很多成功經驗,包括中國的很多裝備和技術都特別適應于沿線國家的需求。”據了解,在“一帶一路”沿線上,65%的水泥、玻璃都是中國建材提供的。宋志平表示,中國建材的裝備在國際上都是中高端的,并且價格便宜、質量好,有很高的性價比。
中國建材水泥項目全球分布圖,市場占有率達65%
除了產品、裝備的直接輸出,宋志平認為,國際產能合作也是中國建材的著眼點之一。“中國建材開始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建廠,包括水泥廠、玻璃廠、新材料廠等等,來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設,為他們做些貢獻。”宋志平解釋道,之所以選擇產能合作,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的建材產能是過剩的,“把中國的產能,包括設計、裝備、制造方面的能力拿到‘一帶一路’上進行合作,剛好沿線國家有這方面的需要,而我們也有這方面的富余能力。”
在英國建設的最大地面光伏電站項目
不過,針對中國在“一帶一路”上的產能合作,有質疑認為中國輸出的都是落后產能和設備。對此,宋志平堅決表示,“我們的產能合作不是把落后產能以及二手設備輸出出去,根本沒有這事情,也不可能做到。”宋志平舉例表示,中國建材過去做的312條大型生產線,都是應用最新技術的中高端裝備,而且很多大型裝備都是智能化的,甚至在國外的項目比在國內的一些項目提前實現了這樣的高標準。
阿聯酋ABMC日產萬噸水泥生產線
中國建材用實踐證明,國際產能合作是共同發展和雙贏,絕非是輸出落后產能。作為我國建材行業“走出去”的領頭羊,中國建材憑借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泥和玻璃工程設計和技術裝備能力,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水泥和玻璃行業的中國制造、中國標準,開辟了一條“中國建材通道”。
水泥方面,我們已在75個國家承接了312條大型水泥成套裝備生產線,占全球新建水泥生產線的65%,連續9年保持全球水泥工程市場占有率第一;玻璃方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包或設計了近60條生產線。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都購買采用中國建材的水泥和玻璃裝備。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中國建材始終堅持突出中國品牌、中國技術,突出一流品質、一流信譽,堅持輸出先進技術和優勢產能。此外,我們還積極與法國施耐德、日本三菱等跨國公司在水泥、玻璃、光伏等領域合作,將中國建材的中高端裝備與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結合起來,聯合開發第三方市場。
“我們的‘一帶一路’是有質量的‘一帶一路’。”宋志平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原中建材集團與原中材集團合并為新的中國建材集團。談到合并后的效果時,宋志平說,原中材集團的水泥強一些,而原中建材集團的玻璃強一些,但是兩家在國際上的競爭是同質化的。
“現在合并之后,實現了新集團技術的優化,將雙方都有的裝備、技術進行優化提升,不僅僅是數量上的一加一大于二,而是質量和技術水準上的大于二,促使我們形成新的裝備體系;同時,促進我們在一帶一路上高水準的合作和產品,也可以更好的組織、規劃我們的市場。”宋志平表示,兩家集團的重組,對于新的中國建材參與“一帶一路”而言,是一個重要契機。
談到中國建材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的部署情況時,宋志平表示,以前集團在中東布局比較多,現在正加快在非洲的布局,“非洲、南亞、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等,這些市場都是我們現在走出去的主戰場。”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