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 推動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
近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強調,推動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落實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規范的生態環保要求,推廣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行業的環保標準和實踐,提升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和維護過程中的綠色化、低碳化水平。
《規劃》指出,到2025年,推進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生態環保合作基礎,形成生態環保合作良好格局。以六大經濟走廊為合作重點,進一步完善生態環保合作平臺建設,提高人員交流水平;制定落實一系列生態環保合作支持政策,加強生態環保信息支撐;在鐵路、電力等重點領域樹立一批優質產能綠色品牌;一批綠色金融工具應用于投資貿易項目,資金呈現向環境友好型產業流動趨勢;建成一批環保產業合作示范基地、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基地、技術示范推廣基地和科技園區等國際環境產業合作平臺。
到2030年,推動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環境目標,深化生態環保合作領域,全面提升生態環保合作水平。深入拓展在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合作,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沿線國家,生態環保服務、支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共建綠色、繁榮與友誼的“一帶一路”。
《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現有多雙邊合作機制,深化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技術等領域的對話和交流,推動共同制定實施雙邊、多邊、次區域和區域生態環保戰略與行動計劃,推動將生態環保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轉型新引擎。
《規劃》涉及25個重點項目,包括政策溝通類6個,設施聯通類4個,貿易暢通類3個,資金融通類2個,民心相通類4個,能力建設類6個。
《規劃》還強調,要積極構建生態環保合作平臺。一是加強生態環保合作機制和平臺建設。開展政府間高層對話,充分利用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瀾滄江—湄公河、歐亞經濟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亞信等合作機制,強化區域生態環保交流,擴大與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合作,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建設政府、企業、智庫、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多元合作平臺。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