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印發裝配式建筑“十三五”發展規劃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2日透露,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深化實施,河北裝配式建筑將迎來極大的市場需求。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河北省裝配式建筑“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河北裝配式建筑與京津共同發展的目標、路徑和任務,規劃期為2016年至2020年。
《規劃》要求,要構建京津冀裝配式建筑協同發展格局。河北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發揮河北裝配式建筑示范市(縣)的引領作用,明確功能定位,突出發展重點,建立以科技創新、智慧發展、要素集聚、產業聯動為特點的裝配式建筑立體發展格局。規劃張家口、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滄州市和環京津縣(市、區)率先發展,其他市、縣加快發展。
率先發展地區依托本地建筑業基儲城鎮化發展動力和京津市場潛力,抓住北京攜手張家口聯合承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戰略機遇,突出科技創新引領,兼顧發展鋼結構建筑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積極推動農村裝配式低層住宅建設,通過打造區域性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園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滿足京津市場需求,實現生產基地科學布局。
環京津縣(市、區)結合本地既有特色產業基礎,規劃形成面向京津市場的裝配式建筑綜合服務環,進一步整合并提升現有產業門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服務京津及周邊地區的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產品供應與服務帶,使裝配式建筑相關產業成為促進區域內產業轉型的新動力。
承德、廊坊、保定,充分利用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地,通過科學規劃引導產業發展、通過園區承載實現產業集聚,逐步充實服務京津裝配式建筑的綜合服務環,積極承接北京裝配式建筑產業轉移。
《規劃》提出,發揮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天津現代制造中心及河北配套落實的優勢,建立京津冀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聯盟,共建統一的成果轉移轉化和技術交易平臺,打造協同創新載體,實現創新成果、科技人才、信息資源共享。加強裝配式建筑的研究、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裝配等方面的相互合作,發揮建設行業領軍企業的優勢作用,通過有效融合行業資源,打通設計、生產、施工、裝修一體化產業鏈,嫁接金融資源,推動PPP模式應用,拓寬發展途徑,推進京津冀裝配式建筑協同發展。
目前,河北共有5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和16個省級基地,涵蓋預制構件、建筑部品、新型墻材、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全省預制混凝土構件年設計產能60萬立方米,鋼構件年設計產能178萬噸,木構件年設計產能1萬立方米,已具備加快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產業基矗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其優點包括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孝節約勞動力、提高建筑質量及保護環境等。裝配式建筑應包含兩部分:部品部件的工廠化生產和現場的裝配式施工,同時對房屋建造的各個環節都提出了要求,包涵集成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和一體化裝修等方面,涉及行業領域包括建筑設計、BIM、鋼結構、混凝土、裝修設計、裝修材料等。
相比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工期和人工上的節剩一般來說,房屋建造可以分為墻柱梁、疊合樓板、樓梯、二次結構、保溫層、外腳手架等六個主要部分,可以看到裝配式建筑對工期和人工的節省是體現在每個環節中的。除了對時間和人員上的節省外,裝配式建筑還有很多其他優勢,在我國當前環保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裝配式建筑的環境友好性的優勢尤為凸顯。
隨著我國對于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政策逐步清晰,部分大型國有建筑企業的資金優勢越發明顯,發展裝配式建筑潛力十足,而一些技術相對落后中小型建筑企業將面臨淘汰的危險。對于一些在細分領域有優勢的中小企業來說,若能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成為該細分領域的龍頭,對企業自身發展和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優化均有推進作用。
編輯:孔雪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