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出臺十二條措施治理工地揚塵要斗硬
隨著黔江新、老城工地的增多,揚塵污染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近日,記者從重慶市黔江區城建部門獲悉,為了控制工地揚塵污染,區城建部門出臺了十二條防治措施,從本月開始一直到年底,斗硬治理工地揚塵。
全封閉施工。項目開工前,施工現場應按主干道不低于2.5米、次干道不低于1.8米的圍墻或硬質密閉圍擋。結構主體二層(含二層)以上,作業層必須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全封閉,封閉必須高于作業面且同步進行。
場地坪硬化。工地進出口通道、場內道路以及材料存放區、加工區等場所應采用混凝土硬化覆蓋,路面平整、堅實,能滿足載重車輛通行要求。
車輛沖洗。工地進出口必須設置洗車池、沖洗槽、沉砂井、排水溝等車輛沖洗設施,配置高壓水槍或工具式沖洗設施,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運輸車輛不得帶泥駛離工地。
預拌混凝土使用。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或混凝土使用量500立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必須使用預拌混凝土。
煙塵排放控制。嚴禁在施工現場排放有毒煙塵和氣體,不得在施工現場洗石灰、熬煎瀝青、焚燒各類廢棄物,工地生活燃料應符合有關要求。
易揚塵物質處置。施工現場的土方應集中堆放,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露天堆放的易揚塵物料必須使用綠色防塵網進行不留死角地全覆蓋。產生大量泥漿的施工,應當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防止泥漿外流,廢漿應當用密閉罐車外運。
高空垃圾與廢棄物處理。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室內垃圾的清運必須采用塔吊、施工升降機等設備運輸或設置專用的垃圾處理系統密閉運輸,嚴禁凌空拋擲。施工現場禁止焚燒各類廢棄物,有效控制施工污水排放。
渣土密閉運輸。施工現場渣土運輸車輛應采用密閉運輸車輛,防止運輸中“拋、灑、滴、漏”影響市容環境。
施工濕法與降塵作業。施工場內道路、砂漿攪拌場所,以及進行土方開挖、爆破、拆除、切割等易產生揚塵的作業或工序,必須采取灑水降塵措施或設置噴淋設施。新開工項目場內車行道路、高層建筑水平防護棚設置噴淋裝置;砂漿攪拌場等固定作業場所設置安全美觀的隔塵房;土方開挖和基坑工程必須配備霧炮降塵設備。
視頻監控。工地的進出口等必須安裝電子監控設施,監控進出車輛是否沖洗和帶泥上路。鼓勵在電子監控設施中,推廣應用具有圖像識別功能的智能監控系統。
宣傳環保氣氛、規范環保行為,持續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不斷完善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和環保規范行為培訓。
預警應對措施。區政府發布空氣污染預警信息后,各有關單位、在建工程項目要迅速反應,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加強控塵降塵工作力度。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