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去產能小組成立 產能去化節奏將逐漸明晰
事件:5月6日,中國水泥協會聯合各大龍頭企業成了中國水泥行業去產能領導小組,并在蕪湖海螺集團總部召開舉行了小組第一次會議,分析研究了去產能領導小組近期將開展的七項專題研究和工作重點,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水泥行業去產能領導小組旨在研究制訂水泥行業去產能和供給側改革總體行動方案和相關政策建議,協調政府和企業落實去產能的各項工作。加快推進行業去產能工作的總體部署和推進,實現水泥行業“十三五”期間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目標任務。
水泥去產能小組規格高、行業影響力強:去產能小組第一次會議通過領導小組架構建議,由中國水泥協會領導孔祥忠、崔星太和大企業代表領導肖家祥(南方水泥)、王建超(海螺水泥)、姜長祿(金隅冀東)組成。去產能領導小組下將設立各業務辦公室,由協會和相關大企業派專員組成,負責組織完成各項去產能領導小組的任務。我們認為,水泥去產能小組的參與成員規格高,對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有深刻理解,能夠反映國務院相關文件精神,同時也能夠充分考慮行業切身的利益訴求,有利于水泥供給側改革科學的、全面的、堅決的開展實施。
水泥供給側改革的要點及核心時間節點將被逐漸理清:本次會議決定著手開始研究關于幾項水泥供給側改革核心內容的相關課題,定稿后將在2017年7月中旬行業C12+3擴大會議上,使去產能方案成為行業統一行動的準則依據。
幾項議案關于:(一)2020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二)堅決遏制新增產能的政策建議、(三)開展清理違規建設項目專項督查的政策建議、(四)加強水泥生產許可證管理,促進供給側改革的政策建議、(五)關于設立行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加快建立去存量產能長效機制的政策建議、(六)關于全面推進錯峰生產的政策建議、(七)關于支持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政策建議。
七項議案層次明晰:我們認為這七項議案中,議案(一)將明晰十三五期間水泥行業產能去化的節奏;(二)(三)(四)項仍然進一步對于新增產能和存量落后產能進行了嚴格遏制;議案(五)則將對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專項基金(即去產能基金)落地方案進行具體討論,即解決水泥產能徹底去化的問題;議案(六)(七)將對當前行業協同、錯峰生產等進行進一步深化和約束,有利于維持近年水泥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和健康有序發展。
水泥行業將進入產能去化周期,行業供需關系將得到有效改善:水泥行業整體供需格局自2015年極度惡化后,建立在產能嚴禁新增、錯峰限產和行業協同的基礎上,全行業景氣從2016年年中開始逐漸出現改善。我們認為隨著宏觀經濟波動的不斷收窄,在經濟中期維持“L”型走勢的大背景下,水泥行業整體需求也將基本維持穩定。我們認為水泥行業去產能小組的成立和后續具體產能去化措施方案的落地,意味著行業供給轉折點的出現,水泥行業將正式從供給增長周期進入供給去化周期。當前水泥行業整體產能在35億噸左右,而2013-2016年水泥整體產量維持在24億噸左右,產能利用率約為68%,根據水泥供給側改革當前目標即到“十三五”末期,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將達到80%左右,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行業整體產能去化將在5億噸左右。
投資建議:我們一再提出,建立在產能嚴重過剩、需求穩定的基礎上,水泥行業當前的主要投資邏輯看三個維度。即短期行政限產帶來的供需錯配漲價行情;中期企業間協同帶來的行業盈利大幅回暖;長期的行業整合和產能徹底去化,帶來的龍頭估值提升。
今年水泥需求整體保持穩定,下半年可能略差,水泥供給側仍將繼續發揮主要作用。在目前價格水平下,中小企業協同難度增加,從政府環保督查,協會引導,龍頭企業主動配合的多方動作來看,淡季限產成功的概率仍比較大。
如3月所述,市場對經濟和行業層面過高的預期開始調整,5月下旬將進入觀察期,在目前時點,我們推薦低估值的海螺水泥,建議關注雄安、一帶一路、粵港澳灣區等主題的相關標的。
風險提示事件:宏觀經濟大幅下滑,水泥供給側改革不達預期。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