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責任 玉汝于成——記2016年度建材行業十大新聞人物,中材股份副總裁、中材水泥董事長隋玉民
引子:寫在采訪之前
還是西直門西北角的那個寫字樓,還是那個鬧中取靜、鳥語花香的去處。而距離我們上次采訪隋玉民,已經有五年了。
這五年里,我們沒有見過面,也很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他的名字。見諸報端的,多是中材水泥的信息——“贊比亞建材工業園項目建設熱火朝天”“中材安徽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即將投運”……
我不禁想起五年前那個春天的下午,隋玉民沉穩而又堅定的聲音:“(我們會)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瞄準城市的垃圾、污泥及微廢物處理工作,推進中材水泥的環境友好發展戰略,我們會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方式,走穩健、持續發展的國際化道路。”
于無聲處聽驚雷,在國內水泥市場產能飽和、競爭激烈的當下,隋玉民已經帶領中材水泥開辟了一個新天地!果然是這位不太善言說,但卻務實能干的掌門人的一貫風格!
這五年來,他和中材水泥一道又歷經了什么風雨?踏過了哪些關隘?而他的那“三本經”又有了什么新的內涵和外延?
懷著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再次坐在了隋玉民的面前,開始了今天的采訪。
堅守責任是最基本的企業家精神
比起五年前,隋玉民的白頭發多了些,但身姿依舊挺拔偉岸,眉宇間依然透露著那份堅毅和自信,說話還是那么的鏗鏘有力:“有人說水泥行業是夕陽產業,很難再有什么新花樣,但我不這么認同,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才是中國水泥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材水泥在國內的基本原則是抓好精細化管理,提質增效,同時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簡單來說就是完善資源,發展上下游產業鏈,推進環境友好戰略和國際化戰略!這五年來,中材水泥在這幾個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這一步算是邁出去了!”隋玉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語言依然是那么的樸實和謙虛。
我們順勢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國內這么多水泥企業,做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的少之又少,而做國際化項目又帶有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您為什么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據我們所知,中材水泥近幾年的效益非常好,收入利潤在同等體量的企業中是很可觀的……”
“宋志平董事長對于企業家精神做了高度的概括,一是創新精神,二是堅守,三是兼濟天下的精神,我非常佩服和贊同”,隋玉民娓娓道來,“我作為中材水泥的董事長,對中材水泥的生存、發展負有最大的責任,這幾年中材水泥的效益是不錯,但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國內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僅僅過好當下的小日子是不行的,我必須要和中材水泥一起與時俱進,尋求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所謂創新,就是求新求變,環境友好項目和國際化項目是國內水泥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比較優勢,就必須走在前面,做精、做細、做實!”
“所謂兼濟天下,我認為是對社會負責,對股東負責,對員工負責,進一步講,踐行股東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并為股東創造績效,就是為股東負責;時刻銘記和承擔央企的社會責任,就是為社會負責;始終關愛員工并為其提供成長和實現價值的平臺,就是為員工負責!這三個責任是中材水泥義不容辭的,要承擔這三個責任,中材水泥就必須做優做強,必須經得起當下和未來的考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這一切的基礎還是源于堅守,對責任的堅守。做企業家,做的是實業,也是事業,好高騖遠是不行的,固步自封也是不行的,你要把自己擺進企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搞清楚你的責任是什么,然后去實現它,這就是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
沒有晦澀高深的理論,也沒有引經據典,三句話離不開“責任”,這是典型的隋玉民風格。
[Page]
國內發展的根本原則是提升核心競爭力
隋玉民說,2012年后,面臨國內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趨勢,中材水泥審時度勢,結束了國內水泥產能布局,將重點資源和精力轉移到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在企業和產能相對集中的陜西、湖南、廣東、安徽片區實行了全方位的資源整合管理,使之成為了中材水泥幾大核心利潤區;以所屬企業中材安徽為試驗田,為其量身打造升級方案——“充分發揮熟料水泥產能,以商混、機制骨料、水泥制品實現相關多元化,以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推行環境友好戰略”。
中材安徽廠區
2013年,中材水泥所屬15條生產線全部完成脫硝工程改造,成為國內水泥行業首家全部生產線實現脫硝改造的集團型水泥企業。
2016年底,中材水泥所屬15條生產線已全部通過行業準入,成為了國內首家所有水泥生產線全部通過國家工信部準入許可的集團型水泥企業。
2017年初,中材水泥所有所屬水泥企業均通過了一級安標驗收,中材水泥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的所屬水泥企業全部通過驗收的集團型水泥企業。
……
自隋玉民就任中材水泥董事長以來,中材水泥保持了七年盈利,且這七年間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歸屬于中材股份凈利潤分別達到中材水泥成立十三年以來的88%、91%、90%、93%。
近年來,中材水泥的產能利用率平均達到108%,在協同錯峰生產的前提下平均窯運轉率82.2%,多項重點生產技術指標處于國內行業先進水平,部分生產線綜合運營指標和盈利能力處于國內同規模生產線領先水平(所屬中材羅定5000噸生產線連續4年窯運轉率超過94%,年平均銷售水泥熟料268萬噸,年平均盈利超過6000萬元)。
2016年,中材水泥經營業績在繼續保持中材股份水泥板塊第一位置的同時,噸產品盈利能力在集團水泥板塊中也名列前茅。而中材水泥全年熟料水泥產銷量、產能利用率、窯臺產、能耗等11項核心生產技術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材水泥再接再厲,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好的季度業績紀錄,真正實現了2017年的開門紅。
“中材水泥在國內的水泥總產能也僅有2500萬噸,而且據我們所知所在區域也并不集中,企業背景、產能規模也不相同,是什么原因讓中材水泥取得了這樣的業績?”聽到這里,我又問了一個問題。
“我們有四大核心管理單元:對標管理、技改管理、集中招標采購和營銷整合,對標管理是我們精細管理的標尺,技改管理是我們優化資源的保障,集中招標采購是我們的‘第三利潤源’,營銷整合則讓我們在市場中掌握主動”,隋玉民自豪地說,“中材水泥是中材股份對標管理第一家試點單位,曾在國資委座談會上受到白英姿局長點名表揚。”
隋玉民說:“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核心競爭力’做文章,企業有了比較優勢,就能生存得更好、更久,就能得到更廣闊的空間。”
“管理好,市場好,這些其實也還算是外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材水泥有一支能管理、善管理的團隊,大家始終牢記責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業績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如果讓我來總結,‘堅守責任’,就是中材水泥的核心競爭力!”
依然是這個關鍵詞,隋玉民三句話不離責任。
[Page]
堅定不移地實施國際化戰略
“我們來談談中材水泥的國際化戰略吧,”我的目光落在隋玉民辦公桌的地球儀上,他是不是經常的看一看地球儀,看看大洋彼岸那個讓他始終關注和牽掛的項目。
“我們是中材股份‘走出去’戰略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材股份的戰略規劃主要是以拓展市場、實施裝備制造產業高端發展、推進品牌和標準的國際化為重心,進一步鞏固擴大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傳統市場優勢,著力開拓東歐、南美等新興市場,逐步實施項目屬地公司化和有限相關多元發展。”
“中材水泥的走出去著實不易!”隋玉民動情地說,“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們是不可能去那邊建水泥生產線的,我們可以投資的區域,說實話還是在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語言、文化、政治、法律、風俗、飲食、氣候,無論大事小事,對于我們這些從沒有搞過國際化項目的人來說,這些都是當時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道攔路虎,但我們踏過去了。”
隋玉民是中材水泥第一個踏上非洲大陸的人,2014年他親自帶隊花大氣力考察了莫桑比克、津巴布韋、贊比亞等國家,只要是有適合建設水泥生產線的重要經濟區域,他幾乎一一調研過,一個又一個藍圖在他腦海中漸漸浮現……
2015年初,隋玉民親自組織編寫的中材水泥“十三五”國際化戰略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以收購、獨資或合資等多種方式穩健推進國際化戰略,在水泥需求旺盛的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水泥裝備落后的國家或地區,按照地區實際情況,新建生產線或粉磨站,以系統成本作為考量項目的原則,打造低成本的核心競爭力,不盲目追求區域領先,逐漸提升國際化運營水平。”
同樣是在2015年,隋玉民從中材水泥總部和各所屬企業中抽調各方面的專家能手,組成了贊比亞、莫桑比克、津巴布韋三個項目部,由中材水泥副總經理張元慈帶隊奔赴非洲。
僅僅半年時間,贊比亞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喜訊——贊比亞建材工業園完成了投資路徑的設立,取得了項目環評批復,獲得了礦權和土地許可,成功舉行了奠基和新聞發布會。
隋玉民參加并見證與贊比亞發展署簽署IPPA
而又僅僅過了不到一年,贊比亞建材工業園項目先后獲得中材股份及國開行項目借款,水泥生產線項目主體工程進展迅速,商混站迅速建成投產,燒結磚項目順利獲批……中國駐贊比亞大使楊優明先生表示,工業園項目為在贊中資企業樹立了榜樣,向贊比亞展示了“中國速度”。
“(贊比亞建材工業園)是中材股份第一個自主投資、自主設計、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海外項目,這是中材股份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受到股東的信任和委托,這是我們的榮幸,但對我們來講也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們深感重任在肩……”說到這里,隋玉民停頓了一下,他想起了什么?
“贊比亞項目剛啟動的時候,項目組只有兩個人,一個元慈,一個軍雷,兩個人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委屈,還落下一身病。慢慢地,這兩個人都成了‘非洲通’‘國際通’,還帶出了一批懂外語、懂國際法、肯吃苦、肯拼博的項目團隊!國外和國內有時差,于是兩邊都是“白加黑”和“5加2”工作制……”隋玉民動情地說。
聽到這時,我笑著問隋玉民,如果半夜贊比亞來電話請示工作,你正睡著覺呢,這電話接不接?
“接,必須接!不光是我,中材水泥其他領導,包括部門都會。中材水泥是贊比亞項目的堅實后盾,我們會舉中材水泥之力,把這個項目做好、做優,使這個項目成為樣板工程,絕不辜負股東對我們的期望!”隋玉民斬釘截鐵。
這次,沒等隋玉民說出“責任”這兩個字,我不禁脫口而出——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責任精神啊!
文化治企是我始終追求的目標
我們注意到,“責任”這個詞在中材水泥隨處可見,在之前我也了解了一些隋玉民關于“堅守責任,創造和諧,成就價值”核心價值觀的提法,我提出了另一個問題:“責任文化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而您又是怎樣來倡導和踐行這種文化理念的呢?”
“中材水泥企業文化體系的價值核心是‘堅守責任,創造和諧,成就價值’,這與集團‘創新,績效,和諧,責任’的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談到企業文化,提到責任,隋玉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他的表情也開始變得生動起來。
“責任文化不是我的獨創,一是我從德魯克的管理著作中參悟到了一些理念和思路,以及這些年我在山東魯南、新疆天山、中材股份、中材水泥工作時的一些心得和積累,另外中材水泥還有前幾任領導班子傳承下來的一些管理思路和理念,這些因素融合到一起,中材水泥獨有的‘責任’文化也就應運而生了。”隋玉民謙虛地說。
“宋志平董事長在《經營方略》一書中提到,企業文化是企業真正的基石,企業文化的競爭是企業競爭的最后一場決賽。我認為,管理小企業靠人治,管理中型企業靠制度,管理大型企業靠文化。對于始終將‘文化治企’作為最高目標的中材水泥來說,持續打造并踐行良好的企業文化,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是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隋玉民開始向我闡述他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這些年來我和中材水泥各位同仁一道不斷地探索、實踐,逐漸構建出了以‘堅守責任,創造和諧,成就價值’為核心,以‘素質,能力,潛力’的人才培養理念、‘四種能力’的高管培養理念、‘以責任定待遇,以績效定報酬’的考核激勵理念、‘服務、協調、管理’的總部定位理念、‘五湖四海’的文化融合理念以及‘安全效益優先’的安全管理理念為載體的企業文化體系,也即‘責任核心,六個理念’。”
隋玉民繼續說到:“中材水泥成立只有十年出頭,說實話還是一個很年輕、相對規模很小的企業,但我們追求的是卓越,是基業長青,所以我們必須要用文化來管理企業,人治是遠遠滿足不了、也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的,制度是企業管理的綱,但也會有遺漏和局限性,這時候,文化就是最好的補充和指引,只要所有的管理者和員工心懷責任,在負責任的前提下開展工作,那么我們的工作一定是卓有成效的!”
采訪不知不覺已經快半天了,我們發現這半天沒有人來敲門匯報工作,隋玉民也沒有被電話打擾,我問他是不是采訪影響到他的工作了。
“中材水泥的管理原則是‘獨立工作,例行匯報’,從高管、中層到一般員工,都有自己的崗位職權以及從上到下的授權,正如我剛才所說的,大家都擔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所有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就不會有或很少有突發性的、緊急性的工作,這是一個成熟的、職業的組織所應當具有的工作狀態和工作常態。”隋玉民如是說。
“中材水泥總部的定位是‘服務,協調,管理’,我這個董事長其實也是大家的服務生,但現在需要我服務的事情越來越少了,我這個服務生也越來越不稱職了……”隋玉民半開玩笑半是認真地說到。
但我看到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的幾本書:《隱形冠軍》《創業的國度》,還有不少國外投資的案例材料,以及那顆懷著他的夢想的地球儀——我知道,他現在的精力更多地是在考慮中材水泥的未來……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祝賀隋玉民獲評本刊“2016年度建材行業十大新聞人物”,隋玉民卻說:“這個榮譽我是受之有愧的,我只是受股東委托為股東管理這個企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的責任和義務。而且中材水泥所取得的成績,歸功于整個管理團隊,以及一直在默默奉獻的全體員工。”
隋玉民謙虛的說:“論企業運營,我可能不如高鵬(中材水泥總經理),論戰略發展,我可能不如元慈(贊比亞項目負責人),財務、法律、技術等各個方面,我認為各位分管的領導都比我更專業,我能與他們共事,是我的榮幸,我非常感謝他們!”
這就是隋玉民,一位低調、謙遜、樸實,卻又堅韌、執著、務實的企業掌門人!一位始終心懷責任,追求卓越的當代企業家!
編輯:孔雪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