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十三五規劃 大力扶持裝配式建筑
5月4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涵蓋工程勘察設計、建筑施工、建設監理、工程造價等行業以及政府對建筑市場、工程質量安全、工程標準定額、建筑節能與技術進步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規劃》的出臺是為貫徹落實今年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
《規劃》確定了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發展的目標,提出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
《規劃》還制定了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任務,其中關鍵就是要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明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確重點應用領域,建立與裝配式建筑相適應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鼓勵企業進行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減少建筑垃圾,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住宅。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鼓勵景區、農村建筑推廣采用現代木結構。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逐步推廣智能建筑。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鋼結構建筑和現代木結構建筑。通俗的說,就是十多層的高層建筑只需要像搭積木一樣拼裝起來。這種建筑的優點是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節約勞動力并且可以提高建筑質量。而“全裝修”可以說是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終極目標。
在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方面,《意見》明確,堅持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推動建造方式創新,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實現建筑舒適安全、節能高效。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