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再創佳績
在日前召開的2017年山東省發展散裝水泥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2016年山東省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再創佳績:2016年山東省水泥散裝量達9566.40萬噸,完成年計劃的112.55%,居全國第三位;散裝量同比增加230.51萬噸,增長率為2.47%;水泥散裝率59.49%,居全國省區第11位。通過推廣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制品,創節能減排綜合效益43.05億元。
2016年全省各級政府非常重視和支持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積極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山東省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備案管理實施細則》、《山東省散裝水泥綠色產業(2016-2020)發展指導意見》已經發布實施。德州、濟寧等7個市、縣出臺了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政策。青島市借助人大代表關注城市“禁現”,發布了《關于做好規劃城區禁止現場攪拌砂漿使用散裝預拌砂漿工作的通知》。目前全省已經有16個市以及23個縣(市、區)出臺了有關城市“禁現”和農村推散政策。全省80%的縣(市、區)已經有預拌砂漿企業投產,極大地推動了全省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三位一體”協調發展。
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擁有散裝水泥發放庫1453座、中轉庫64座、固定接收庫1330座、專用汽車3974輛、散裝水泥罐9116個。新增預拌混凝土企業39家,總數發展到1011家,年設計產能達到54351.89萬立方米,同比增加了17.24%。擁有混凝土攪拌車8325輛、混凝土泵車1008輛。新增預拌砂漿企業29家,總數發展到176家,年設計產能達到6138萬噸。擁有干混砂漿運輸車350輛,干混砂漿背罐車71輛,干混砂漿移動筒倉2839個。
濟南市明確要求專項資金工作“停收不停返”,嚴格把關,符合條件的工程“應返盡返”,確保企業利益不受損失,累計清算返還專項資金421.35萬元,涉及19個建設單位32個建設項目。濟寧市對22個工程項目辦理了返還手續,共返還專項資金384萬元。各級散裝辦按照散裝水泥發展目標和資金支持方向,認真做好專項資金的使用,菏澤、淄博、青島、臨沂市分別投入422萬元、120萬元、100萬元和88萬元,省財政投入900萬元,全省共投入1600萬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約20.4億元,政府性基金的宏觀調節作用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農村散裝水泥穩步發展。各級政府以及散裝辦抓住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因地制宜開展工作。濰坊市組織水泥企業建立了覆蓋鄉鎮的散裝水泥銷售網絡,以青州市中聯水泥為依托建立了水泥制品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點,昌樂縣以水泥運輸企業為中心實施農村推散。菏澤市、淄博市、高青縣、沂源縣、東營市、臨沂市等地均積極通過各種方法向農村推廣散裝水泥。2016年,全省建設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達到1267個,農村散裝水泥使用量2142萬噸,同比增加了31.73%。散裝水泥使用率約59.56%,提高了8.62個百分點。向農村供應預拌混凝土達913萬立方米,同比增加了46.66%。推廣使用預拌砂漿6500余噸,同比增加了30%。為農民節省建設成本約3.2億元。
會議指出,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全省發散工作重點是建設以散裝水泥為核心的一體化產業體系,促進散裝水泥產業綠色發展,推進散裝水泥行業創新轉型,加快農村散裝水泥推廣應用。
編輯:祝嫣然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