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 津冀現多處滲坑污染 企業需高度重視排污問題
4月18日,一環保微信公眾號發布《華北地區發現170000平方米超級工業污水滲坑》的圖文報道,稱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存在17萬平方米和3萬平方米兩個工業污水滲坑,航拍的污水滲坑呈紅、黑、黃色,觸目驚心,引發社會關注。
航拍的圖片實在是觸目驚心,一處處滲坑真是讓人難以想象生活在附近的居民每天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有媒體現場報道稱,上述其中一個廢水坑的面積,約相當于21個足球場地。在該鎮還有一大一小兩處廢水滲坑,大滲坑面積為1.4萬平方米,小滲坑為9000平方米。對此,環保部和河北省政府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表示,初步查明“大城縣滲坑污染問題基本屬實”。
4月19日下午14時許,環保部發布消息稱,針對媒體報道的河北等地發現多處污水滲坑問題,環保部會同河北省政府立即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有關調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開。到了傍晚18點,環保部再次發布消息稱,經過聯合現場調查,已經初步查明廊坊市大城縣滲坑污染問題基本屬實。
內容顯示,4月19日上午,環保部和河北省政府聯合調查組現場查看了媒體報道的廊坊市大城縣兩處滲坑。據大城縣政府反映,兩處土坑均為多年挖土形成,2013年曾發生廢酸違法傾倒事件,導致坑內存水及土壤受到污染。廢酸傾倒事件發生后,大城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對污染水體進行了治理,但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
目前,聯合調查組已要求大城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立即對滲坑水體、土壤及周邊地下水開展監測,并制定整治方案,加快治理進度,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監測及治理信息。環境保護部將對相關滲坑污染問題掛牌督辦。
當日晚間22時許,環保部第三次發布消息,通報了環保部和天津市政府聯合調查組對靜海區滲坑污染問題進行的現場調查。
4月19日,環保部和天津市政府聯合調查組現場查看了媒體報道的靜海區西翟莊鎮一處滲坑。據天津市環保局2013年摸底排查情況,靜海區有18個類似滲坑,多為廢酸傾倒或偷排所致。靜海區政府自2014年起開展滲坑廢水重點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個滲坑。2016年底,靜海區政府完成采購招標,對剩余4個滲坑(含此次媒體報道的滲坑)進行深度治理,目前已治理完成1個滲坑。聯合調查組現場檢查時,滲坑廢水治理設備正在安裝調試。
針對環保部的反應,有評論表示,這一次政府反應非常及時,應該“點贊”。但有媒體報道,滲坑問題目前還只是“撕開了一個角”,早在7、8年前,天津等地就曾經發現有很多工業滲坑,尤其是鄉鎮一級比較多。公開信息也顯示,2013年河北省曾經對“滲坑”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排查全省境內的滲坑水質及納污情況。同一年,天津也將90多個存貯工業廢水滲坑塘列為治理重點,通過“關、停、遷、治”方法,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
此次滲坑問題雖然已經被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整改,但從源頭上講,還是需要生產企業高度重視排污問題,目前我國各地商混企業都在實行清潔生產,無揚塵排放、無噪音污染、無廢水、廢渣排出,完全可以做到"零排放"綠色清潔生產。不過,還有部分企業并沒意識到,環保已經我國各地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不重視環保,企業也許就會面臨拆遷、關停等生死存亡問題。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