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有時間表
今年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門下發《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淘汰落后產能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文件對落后產能定義為,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生產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
對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應淘汰的生產線界線很明確,而對不達標的生產線,其大部分還是新型干法工藝生產線認定為落后產能實施淘汰,要做的工作不少,也可能會存在一些阻力。這中間生產線在環保、能耗兩方面不達標的相對多些。對于這些不達標生產線定下期限,狠下關停決心的似還未見有多少報道。
近保定市環保局網站刊登題為“保定市從工程減排、管理減排、結構減排三方面發力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消息。消息稱,2017年,保定市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在深入總結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優化能源結構、優化產業結構等“九項治本措施”和“十大工程”,明確了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工作舉措。
綜合治理定下時間表是對自己“退路”封死。而在實際中,不定下工作起始時間,或不定下允許整改最終截止時間,或用力爭、盡快等活摔摔(川語)的話給自己留下到時可推卸或減輕責任的口子,滿足于下發通知的通知等做法卻常有見到。
這次保定市2017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時間表中有一項是,6月底前,城市主城區及周邊10公里范圍內的化工、水泥等重點污染源,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堅決關停。定性明確,時間卡死,毫不含糊。可以說是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跨出了堅實的一步,應該給一個大大的點贊。
編輯:祝嫣然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