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武漢:今年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有哪些硬性指標?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 2017-04-20 09:58 留言

  近日,武漢市城建委印發《武漢市2017年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及工作要點》的通知。

  通知指出武漢市2017年的十大工作目標:

  積極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

  全面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標準;

  促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應用;

  扎實開展 “推散”“禁現”工作和推廣應用新型墻材和綠色建材;

  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站點綠色生產;

  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

  新增建筑節能能力;

  加強專項基金管理;

  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同時部署了九大工作要點:

  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行業轉型升級;

  嚴格控制建筑節能標準執行質量,提升新建建筑能效;

  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區;

  加強技術支撐體系,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

  完善預拌混凝土(砂漿)綠色生產機制,加大“禁現”工作力度;

  大力推廣新型墻材及綠色建材,推動建材行業提檔升級;

  持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積極探索節能改造新模式;

  嚴格規范專項基金管理,進一步優化行政權力事項;

  建立健全工作和管理制度,深入開展建筑節能宣傳培訓。

  通知顯示,2017年武漢各區新增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建筑工程項目不少于6萬㎡;2017年4月1日起,二環線以內的民用建筑,二環線以外的重點功能區(含中法生態城、花山生態城、四新會展商務區、青山濱江商務區、楊春湖商務區)的民用建筑,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公共建筑,獨立成棟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在土地供應時應明確按裝配式方式進行建造;全市落實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建筑工程項目不少于90萬㎡

  各區應推進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站點綠色升級改造,實現全市站點綠色生產防塵污染治理達標率100%;新建站點必須達到綠色環保型站點的要求。各區獲得高星級綠色建筑標識不少于2個,啟動至少1個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創建項目,新增綠色建筑應達到竣工建筑面積的35%以上;全市新增綠色建筑面積不低于800萬㎡。全年應完成2棟或5萬㎡以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全市全年完成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各35.7萬㎡。

  全文如下:

各區(開發區、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武漢化工區)建設局(城建委)、市建管各站辦:

  根據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湖北省 “十三五”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分解方案》,結合我市具體情況及各區工作實際,制定了《武漢市2017年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及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予貫徹執行。

  附件:

  《武漢市2017年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 及工作要點》

  武漢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2017年4月1日

  附件

  《武漢市2017年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及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提升建筑品質、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的,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湖北省 “十三五”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任務分解方案》,圍繞城建工作目標任務,強化建筑實體質量監督和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施工圖審查、檢測等單位的質量行為監督,穩步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切實執行新建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應用政策和標準,扎實開展“禁現”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繼續做好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砂漿)、新型墻材及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和專項基金管理工作,確保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年度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工作目標

  (一)積極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各區新增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建筑工程項目不少于6萬㎡;2017年4月1日起,二環線以內的民用建筑,二環線以外的重點功能區(含中法生態城、花山生態城、四新會展商務區、青山濱江商務區、楊春湖商務區)的民用建筑,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公共建筑,獨立成棟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在土地供應時應明確按裝配式方式進行建造;全市落實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示范建筑工程項目不少于90萬㎡。

  (二)全面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標準: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100%;

  (三)大力推進綠色建筑量質提升: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綠色建筑標準和各項政策,推進高星級綠色建筑標識工作,各區獲得高星級綠色建筑標識不少于2個,啟動至少1個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創建項目,新增綠色建筑應達到竣工建筑面積的35%以上;全市新增綠色建筑面積不低于800萬㎡。

  (四)促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應用:各區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應達到竣工建筑面積的25%以上;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不低于600萬㎡。

  (五)扎實開展 “推散”“禁現”工作,推廣應用新型墻材和綠色建材:中心城區(開發區)、新城區政府所在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預拌混凝土應用率100%,預拌砂漿應用率95%;全市在建工程新型墻體材料應用率100%。各中心城區(開發區)取得綠色建材(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星級標識不少于1個,各新城區取得綠色建材(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星級標識不少于2個,引導綠色建筑、政府投資項目優先采用綠色建材。

  (六)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站點綠色生產:各區應推進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站點綠色升級改造,實現全市站點綠色生產防塵污染治理達標率100%;新建站點必須達到綠色環保型站點的要求。

  (七)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各區應在既有建筑改造和立面整治中開展節能改造示范,全年應完成2棟或5萬㎡以上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全市全年完成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各35.7萬㎡。

  (八)新增建筑節能能力:各區新增建筑節能能力達到1.5萬噸以上標準煤;全市新增建筑節能能力達到27.11萬噸以上標準煤。

  (九)加強專項基金管理:嚴格執行財政部關于政府性基金管理的相關政策規定,自4月1日起,不再征收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足額征收或及時清算以前年度欠繳或預繳的專項基金,規范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的清算及審核檔案管理,及時公開專項基金的征收入庫、清算使用情況。

  (十)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政策標準,內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各類資料檔案齊全完善;各類報表報送及時、完整、準確;針對省、市下達的建筑節能相關目標任務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措施;開展建筑節能相關領域的宣傳培訓工作。

[Page]

  三、工作要點

  (一)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促進建筑行業轉型升級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貫徹國家、省、市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政策法規,組織落實相關政策文件要求,完善各項配套管理制度和協調推進機制,努力促成試點示范項目落地;要積極推進江夏區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建設,推進新洲陽邏產業園從單一的產業園區到“一園多基地”產業聚群轉變,支持蔡甸區中建鋼構產業園區二期配套的項目建設。

  市建筑節能辦要開展好試點示范項目申報、評審和認定工作,并組織編制預制混凝土、鋼結構構件等相關產品的生產、施工、驗收技術標準規范,及時發布建筑產業現代化部品部件信息,引導開發企業、設計、施工單位選用成熟的產品,為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各區建設局應將裝配式建筑發展列為重要改革事項,加強裝  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管。完成轄區內新增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不少于6萬㎡的工作目標。

  (二)嚴格控制建筑節能標準執行質量,提升新建建筑能效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嚴格落實《市城建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用建筑節能質量管理的通知》(武城建規〔2011〕129號)要求,在建設工程建筑節能監督過程中,緊緊抓住建筑節能專項設計、節能設計審查及設計變更審查、節能材料進場檢測、施工質量控制、節能分部工程驗收等關鍵環節的監督,確保《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執行到位。

  市建筑節能辦要加強建筑節能技術研究和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以飛行檢查和日常督查形式對全市建筑節能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管,全年開展1次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各區與市節能辦錯開時點,全年開展1次建筑節能專項檢查。

  (三)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區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嚴格落實《市城建委關于進一步開展綠色建筑省級認定的通知》(武城建規[2016]2號),確保全市新建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應加強對綠色建筑施工過程的監督,按綠色建筑施工質量驗收相關標準進行竣工驗收及備案;全年開展綠色建筑工作專項檢查不少于1次。

  市建筑節能辦應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管理制度,全過程提升綠色建筑質量;要在5月前在全市啟動綠色建筑第三方評價試點工作,實現我市綠色建筑評價向第三方評價方式轉變。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要扎實推進綠色生態城區示范、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和高星級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的創建工作,跟蹤、指導好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第七屆國際軍運會運動員村及王家墩CBD等項目的建設,各區全年應啟動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創建項目不少于1個,獲得高星級綠色建筑標識不少于2個。

  (四)加強技術支撐體系,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

  全市新建建筑應嚴格執行武漢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相關規定,符合應用條件的建筑工程應采用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市、區建管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施工過程監管,錯開時點,各開展1次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專項檢查,確保相關政策、標準、規范要求落到實處。

  市建筑節能辦應在總結前期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市資源稟賦,修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管理制度,擴大太陽能、空氣熱能、淺層地能、工業余熱建筑應用范圍,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標準和圖集,為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五)完善預拌混凝土(砂漿)綠色生產機制,加大“禁現”工作力度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加強對預拌混凝土(砂漿)企業質量行為的監管,市節能辦在督促指導各區落實好預拌混凝土(砂漿)生產企業質量行為監管職責的同時,在全市范圍開展1次質量行為專項檢查;

  各區應加大對無資質站點和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與曝光力度,堅決遏制無資質生產行為和不合格預拌混凝土(砂漿)的供應,全年對(轄區內)預拌混凝土(砂漿)生產企業質量行為開展至少2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專項檢查,檢查覆蓋率100%。

  各區要扎實推進預拌混凝土(砂漿)站點綠色提檔升級改造工作,每月定期對站點改造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督辦,對沒按要求完成改造或改造不達標的要督促整改,確保全市站點年內全部達到綠色生產防止揚塵污染治理標準。            同時,要建立預拌混凝土(砂漿)企業信息公示制度,健全投訴機制,督促生產企業在廠區門口設立揚塵污染治理承諾公示牌(公示牌樣式見附件),于2017年8月前完成轄區內生產站點信息公示工作。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嚴格貫徹執行《市城建委關于禁止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的通知》(武城建〔2014〕282號),加大對工地現場攪拌砂漿的查處頻次及處罰力度,全年開展 “禁現”工作專項檢查不少于1次。

  (六)大力推廣新型墻材及綠色建材,推動建材行業提檔升級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在做好全市新型墻體材料的認定受理和初審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認定產品企業的監督檢查,確保認定產品質量。

  市節能辦全年組織對認定產品企業的抽查不少于1次,抽查率不低20%;各區全年組織開展認證產品企業專項檢查不少于1次,做到檢查整改完100%。  各區應按照《湖北省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實施細則》和《湖北省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實施細則》的要求,抓好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工作,引導企業自覺申請綠色星級評價標識,各中心城區(開發區)取得綠色建材(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星級標識不少于1個,各新城區取得綠色建材(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星級標識不少于2個。鼓勵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優先使用獲得評價標識的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綠色生態城區、政府投資和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項目,應使用綠色建材。

  (七)持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積極探索節能改造新模式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要創新投融資機制,探索新的節能改造模式,鼓勵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推進民用建筑節能改造,力爭在高校宿舍等集體產權或產權集中的居住建筑改造中取得突破;要在城市雙修、舊城改造和立面改造工作中同步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加強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設計、施工管理;要探索建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社會統計機制,及時對轄區內賓館、醫院等公共建筑的自主節能改造和居住建筑的平改坡、立面改造工程進行統計。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強化公共建筑節能管理,深入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工作,建立健全能耗信息公示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樓宇能耗監測系統的建設,加強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的維護管理。

  (八)嚴格規范專項基金管理,進一步優化行政權力事項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要嚴格按照財政部《關于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18號),自4月1日起,不再征收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足額征收或及時清算以前年度欠繳或預繳的專項基金,落實好基金清算項目一項一檔和網上公示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政務中心窗口管理服務事項內、外部流程,確保政務中心窗口管理服務事項優質高效運行。

  市節能辦全年應在全市范圍組織舉辦1次專項基金清算業務培訓,對照財稅[2017]18號文的要求開展1次專項檢查。

  (九)建立健全工作和管理制度,深入開展建筑節能宣傳培訓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應針對省、市下達的建筑節能相關工作目標任務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措施,明確各項工作的責任人及完成時限;嚴格執行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開展好各項專項檢查,加大對違反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條文行為的處罰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按程序進行信用信息公示;指定專人負責建筑節能相關業務工作的統計報送,按時、按質、按量填報各類工作報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各區建設局、市建管各站辦要加強對國家、省、市建筑節能工作要求的學習、理解,全年應組織設計、圖審、施工、監理、質檢等相關人員開展2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為實施建筑節能提供技術支撐,要加大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綠色建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砂漿“禁現”、預拌混凝土(砂漿)站點綠色生產方面的宣傳和工作力度,組織開展好“節能宣傳周”活動,利用媒體和網站宣傳相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技術工藝,鼓勵并推進市場主體建造裝配式建筑、申請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星級標識、使用綠色建材、應用可再生能源、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預拌混凝土站點提檔升級改造。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17:24: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州市| 汝阳县| 缙云县| 赫章县| 丰城市| 虎林市| 无为县| 仁寿县| 普定县| 常州市| 汨罗市| 康定县| 句容市| 定安县| 农安县| 台州市| 西畴县| 五华县| 伊宁县| 民权县| 沛县| 日照市| 鄄城县| 巴马| 固始县| 龙岩市| 渝中区| 沁源县| 象山县| 耒阳市| 酉阳| 福海县| 长武县| 北京市| 凤山县| 白玉县| 德保县| 鸡泽县| 梧州市| 略阳县|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