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莫把周期股當白馬股
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3323.HK)由兩家H股上市公司:原「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與原「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重組而成,目前來看,是建材領域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自2006年以來,凈利潤從2.98億元增長到2019年末的109.74億元,年度分紅也從2006年的0.6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9.52億元,除2015-2016年分紅突然下降外,其余時間分紅比例均逐步上升,而2015-2016年的分紅情況下行與2015-2016年的利潤情況不樂觀也有關。
若長期投資這類行業龍頭企業,就需要考慮分紅的可持續性,這取決于對商業模式、競爭優勢和競爭格局的判斷,不過對以前異常的業績波動也需要進行深度的研究。
一、中國建材的商業模式
中國建材目前水泥產能5.21億噸、商混產能4.6億方、石膏板產能24.7億平方米、風電葉片產能16GW、玻璃纖維產能250萬噸,水泥和玻璃工程服務占全球市場份額60%,不僅如此,中國建材還涉及到工程服務、風電葉片等領域,其中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于水泥,根據2019年的年報披露,中國建材的水泥收入為188億元,同期營業總收入僅364億元,水泥業務收入接近中國建材收入的半壁江山。
就中國建材年報中披露,中國建筑(5.170, 0.00, 0.00%)在行業中的地位為:水泥生產商、商品混凝土生產商、石膏板生產商、玻纖生產商、玻璃工程服務商為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生產商,同時也是國內的風電葉片生產商龍頭。
當企業市場占有份額逐步上升時,其成長性就會下降,更多具有周期屬性,如果能夠深度解剖中國建材的上下游,可發現:
1、建材行業的上游相關產業包括能源、運輸、采礦、設備制造等產業
2、下游相關產業包括房地產、建筑業等產業,同時又與環保產業密切相關
從建材行業的相關產業來看,建材行業與國民經濟的諸多基礎產業息息相關,這就決定了建材行業的發展周期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周期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中國建筑是否能夠擺脫周期性的束縛則相當重要。
二、強周期性下的殺傷力
建材行業表現出周期性的特征,由于需求下滑的傳遞是緩慢的,企業在有利潤時會持續不斷地生產,當需求下滑,而供給卻并沒有下滑,最終則是價格下滑,在價格下滑的初期,企業并不十分敏感,往往 會繼續維持原有的生產,直至嚴重虧損后方砍掉產能,而這個過程在在2015-2016年的時候,整個國內的基建進度在迅速下滑時表現的淋漓盡致:
如下滑最嚴重的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相互交織,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結構性矛盾凸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同比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同比增長17.2%,同比回落4.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同比回落9.5個百分點。受此影響,建材行業需求增速明顯下滑,水泥需求為25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比下滑5.3%。
從中國建材披露的各分項數據來看,整體上的產品出現量價齊跌的過程,以中國建材的主要產品水泥來看,水泥價格指數從2014年末的100點下滑至2015年末的不到80點,整體下滑幅度迅猛,因此,2015年相對于2014年的收入下滑了17.8%,在產品價格端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的利潤情況會出現加速下行,因而, 在2015年相對2014年的稅后利潤更是出現高達67.8%的下滑,歸屬股東利潤下滑幅度達82.8%。
但從這一點來看,雖然中國建材在2018-2019年持續不斷的高分紅,不過其本身具有的周期性更適合在行業低點進行周期性布局,景氣周期高點進行逐步兌現更好,單從買入收息的角度來看并不樂觀。
然而,建材行業除周期性外,這些年表現的極強的成長性,為什么這樣一個強周期的行業會展現出很強的成長性,且是否能夠維持?
三、中國建材展現的成長性與彈性
部分市場參與者近些年將中國建材解讀為「成長股",估值也隨著公司展現的利潤回升也帶來了估值上的快速上行,其中2017-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07.68%和63.32%,自然市場給中國建材的估值也一路走高,PB從2016年接近0.3倍到現在的0.8倍。
根據產業經濟學,當行業周期不景氣時,大公司則具有很強的擴張性,由于2015-2016年殘酷的行業量價齊跌的困境,使得大量的中小企業陷入嚴重虧損的境地,甚至是倒閉關廠,行業集中度也在2015-2016年快速提升,并且,中國建材與中國中材進行合并后,整體對于行業的話語權大大加強,從中長期視角來看,水泥甚至是大多數建材行業將保持高集中度,各地區逐步形成"寡頭為主、小廠分散游擊」的趨勢,在經濟沒有出現快速下滑時,行業的將維持持續高景氣度。
可是上述競爭格局的假設是來源于「宏觀經濟不至于崩潰」,目前水泥價格整體處于高位階段,中國建材的毛利率也從2015年的24.55%走高至2019年的30.22%,行業整體的毛利率整體也是隨著水泥價格的上漲而持續走高,這會使得一些不在統計范圍內的企業逐步投建新增產能,在行業景氣度較高時使得供應量逐步上升,若需求端再次下滑,將重演2015-2016年的情形。
因此,2016年以后的利潤快速上漲,與2015-2016年行業低迷接單塑造的良好競爭格局有關,同時也是展現了建材行業強大的周期性,趨勢主要產品價格不斷上漲 ,產品銷售收入量價齊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競爭格局優化后會導致中國建材的估值走高,同時中國建材業無法完全擺脫其固有的周期性,這樣一家公司來作為長期持有收息的企業,風險并不低。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