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督察反饋情況要認真當回事
近日,生態環境部網站陸續刊登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有關省市、央企反饋督察情況。其中,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福建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
督察指出,福建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時仍面臨不少問題,有的地方和部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樹得還不夠牢,對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態度不夠堅決、工作還不到位。其中第一項指,一些地方和部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還不夠到位。一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的觀念還沒有根本扭轉,有的甚至要求保護為發展讓路。所舉事例中有,三明市黨委政府和省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等部門依法履行環境保護管理職責不到位,為永安金銀湖水泥有限公司兩個灰巖礦保留采礦權找理由、開口子,對桃源洞—鱗隱石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造成較大影響。
從反饋可知,永安金銀湖水泥有限公司兩個灰巖礦已對桃源洞—鱗隱石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造成較大影響,其采礦權不應保留,應予注銷。(為水泥廠保留采礦權開口子 多部門被點名)
按工信部發布《水泥行業規范條件(2015 年本)》規定,禁止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大氣污染防治敏感區域、非工業規劃建設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新建水泥項目。
對于發布前已投產運營的水泥(熟料)企業和生產線,《規范條件》明確要求,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督促本地區水泥企業執行本規范條件。或者說要努力達到規范條件規定的各項要求。
既然水泥企業的灰巖礦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造成較大影響,本應及早作出規劃,尋找符合規范條件的接替礦山,關停老礦。可以說這本就是一條生態保護的紅線,不可逾越,越界的,須馬上退回。
完全可以設想,如果沒有水泥企業向當地政府要求,當地政府也不太可能為水泥企業找理由、開口子。用俗一點的話來說,水泥企業要求當地政府變通,高抬“貴手”。結果是當地政府依法履行環境保護管理職責不到位,被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一抓一個準。
督察要求,福建省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要加強閩江等重要流域的整體性生態保護和系統性綜合治理;要統籌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和濕地生態保護,加快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要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分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
然而,近日見到金銀湖水泥母公司將于2020年5月18日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信息,公司公開了“2019 年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其中,議案 1 二〇一九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在生產經營發展方面第三項內容中有,關注政府對金銀湖水泥礦山重疊事宜處置情況,爭取礦山延期關閉。
從“關注”、“處置”口氣看,議案 1所指這礦山似與督察所指礦山是同一座礦山。如確是,把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造成較大影響大事淡化為“重疊事宜”,且還要爭取礦山延期關閉!很明顯,這樣做法不太妥。在“督察強調,福建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的嚴厲要求之下,主管部門還會再“開口子”?還會再“延期關閉”?說得再直白一點,想都甭想!迅速堵上“口子”,才是正道。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