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培江:2017年浙江工業企業開門紅 水泥去產能成為常態
3月25日,2017第六屆中國水泥網年會在杭州召開。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副巡視員叢培江在致辭中闡述了2017年1-2月浙江工業發展的基本情況、2017年經濟發展趨勢的研判以及浙江水泥工業的發展情況。叢培江表示,浙江省今年1-2月份的工業情況雖呈現產銷兩旺,取得了開門紅,但同樣存在產業分化嚴重的問題。對于浙江水泥工業而言,叢培江認為,浙江水泥產量高峰期已過,平臺期也即將過去,需求量總體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以下為致辭全文:
各位領導、代表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本屆中國水泥網年會。首先,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來自各省的賓客表示歡迎。
此次大會的主題是“緊盯新標桿,塑造新業態”,充分表明中國水泥網在事業追求上永不滿足,不斷超越自我,對更高更遠的目標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多年來,中國水泥網在邵俊董事長的帶領下,在各會員單位的支持下,緊貼時代的脈搏,把握產業政策的走向,在打造水泥行業溝通平臺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尤其是在舉辦行業發展論壇,推行行業先進技術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對水泥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發揮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希望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其次,借此機會向各位代表報告一下今年浙江工業發展的基本情況供:
1-2月,浙江工業情況呈現產銷兩旺,取得了“開門紅”,其中產值增長了7.2%,用電量增長了10.2%,出口增長了7.8%。從以上增長情況來看得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增長勢頭向好
八個字概括浙江工業情況是“企穩回升,好于全國”,今年浙江的工業增速比去年高1%且快于全國0.9%。
2、增長后勁趨強
“春江水暖鴨先知”。關于對今年形勢看法的調查顯示,企業信心好于去年:看好今年發展形勢的企業占19.8%,較去年相比增長了8.2%;認為跟去年形勢差不多的占72.9%,比去年上升3.9%;認為今年形勢會變差的占7.3%比去年下降了12.6%。企業家不僅信心增強,更付出了實際行動,例如投資,今年1-2月工業投資回升,增長超10%,比去年提高6%。
3、增長結構優化
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市場結構的優化,比如:高新技術、裝配制造業增長大幅提升。
4、分化依然嚴重
傳統產業依然低迷。紡織業、服裝業等產業增長乏力。
對于今年趨勢的研判:
1、振興實體經濟的氛圍正在形成
中央十分重視實體經濟的振興,所以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出臺了3個減負和降成本的文件。據初步核算,去年降成本為企業節約1000多億。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也是為企業提升信心的一個因素。
2、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
由于各種金融危機、風險,造成企業發展困難,但這幾年企業發展有所好轉,慢慢的從困境中走出來。逐漸的企業生存能力有所增強。尤其是溫州,經濟的回升相當不錯。
3、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
3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召開了關于煤炭去產能穩供應的會議,據國家發改委判斷,今年的煤炭供應可能相對緊張。國家提倡電廠用煤要與煤礦簽訂長期協議,目前,全國性的發電廠都已簽署好協議,浙江省70%以上的發電廠都已簽約,簽約率高于30個省份。國家發改委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煤礦進行考察,加快電廠與煤礦的簽約,為達到煤炭的穩定供應。
4、出口恢復增長的基礎不穩定
浙江是外向度很高的省份,出口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雖然1-2月份勢頭良好,但在基礎上還是存在問題:第一,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復和壓力;第二,轉型壓力大,紡織和服裝是浙江的兩大產業,勞動力密集,工人平均薪資達到6萬/年,轉型升級的壓力較大。而高新技術產業還處于投入階段,總量過少。
總體來看,開局不錯,希望浙江省的工業能穩升高走。
浙江的水泥工業發展良好,尤其是近10多年的發展歷程:
可以看出,從2007年到2016年十年時間,浙江水泥產量幾乎相同,基本在1-1.2億噸之間波動??梢哉f已經處于一個平臺期。
從熟料的產量來看,7000萬噸的生產能力,而2016每年實際產量4796萬噸,熟料產量的降幅大于水泥產量降幅。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浙江水泥產量高峰期已過,平臺期也即將過去,需求量總體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2、產能過剩已成為常態,無論是取消32.5水泥,還是錯峰生產都無法改變這種產能過剩這種態勢。去產能成為常態,市場機制起決定性作用,而環保和能耗總量控制將對去產能發揮重要作用。企業生存的法則是綜合管理能力和技術先進程度以及所處的區位,而不是企業的大小。
3、浙江水泥市場的今天,也許就是中國水泥的明天。
最后,祝年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代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