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蘇省建筑業發展和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各設區市建設局(委),泰州市建工局,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張家港保稅區規劃建設局,昆山市、泰興市、沭陽縣建設局:
現將《2017年全省建筑業發展和市場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7年3月17日
2017年全省建筑業發展和市場監管工作要點
2017年,江蘇建筑業發展和市場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建筑業調結構、補短板、穩增長,不斷提高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深化改革,促進發展
(一)籌備全省建筑業改革發展會議。認真總結“十二五”全省建筑業發展情況,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筑業發展的有關精神,緊密結合江蘇實際,謀劃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全省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思路、目標、要求、任務和措施。提請省政府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認真做好“建筑強市”、“建筑強縣”的認定,以及表揚全省優秀建筑業企業、建筑業優秀企業家等工作。
(二)加快推行工程總承包。研究出臺我省《關于推進工程總承包的實施意見》,明確目標任務,確定方法措施,探索建立與工程總承包方式相適應的工程招投標、施工許可、分包管理、竣工驗收等制度。積極引導建設單位試行工程總承包發包。指導試點城市宿遷市實施試點工作方案,在政府投資工程、裝配式建筑和PPP項目中試點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實施建設。年內選擇公布一批示范市縣、示范項目、示范企業。
(三)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按照我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工程建設全過程項目管理咨詢服務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積極推進監理與項目管理服務一體化發展,培育一批智力密集型、技術復合型、管理集約型的大型工程項目管理服務企業。研究制訂全過程項目管理咨詢服務的合同文本和工作評價標準,在全省公布一批試點企業,年底召開全過程項目管理咨詢服務推進會。
(四)推進政府投資工程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推動政府投資工程實行專業化和科學化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市、縣成立政府投資工程集中建設機構(如工務局、公共建設中心等),對政府投資工程統一集中組織實施建設,有效防止超概算、超規模、超標準建設,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安全和工期,提高政府資金的投資效益。
(五)深化工程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施工許可、合同備案、竣工驗收備案等管理,清理許可和備案法定以外的前置條件,優化工作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減輕企業負擔。
二、推進轉型,提升能力
(一)推動企業向基礎設施領域轉型。落實支持我省建筑業企業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試點的各項措施,扶持一批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城市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拓展發展空間。在南京、南通、蘇州等市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向徐州、常州、無錫等已開展或計劃開展軌道交通建設的城市推廣試點經驗。推動有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的非試點城市,出臺本地建筑業企業參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實施方案。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推動有條件的施工企業參加基礎設施PPP項目投融資和建設。
(二)促進企業提升裝配式建造能力。推進建筑施工企業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要求,提升施工能力,并向開發、設計、預制構件生產等上、下游產業延伸發展。結合工程監理改革,探索建立適應裝配式建筑的監理規范制度。將企業裝配式建筑施工、監理業績納入“一體化平臺”,為評價企業相關能力提供依據。優選公布一批裝配式建筑施工、監理企業名錄。
(三)實施“互聯網+建筑業”行動。總結推廣我省建筑施工、監理企業運用信息化技術管理的經驗,推廣BIM技術在施工領域和項目管理中的應用,提升建筑施工、監理企業應用信息管理技術的能力。在大型公共建筑建設過程中,推動建設成果數字化交付使用。
(四)支持建筑業企業間整合和重組。利用信用評價、監督檢查、市場清出等手段,促進一批靠掛靠生存的小企業或長期沒有業務的僵尸企業被重組和兼并,重新配置企業有效資源。促進企業做優、做精、做強,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五)培育“建筑工匠”隊伍。強化對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等專業技術隊伍的能力培養,通過專題培訓、繼續教育等形式,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BIM技術等新技術新方法應用的培訓。進一步完善建筑施工職業技術人才體系建設,有針對性地培育企業急需的技能性人才。制定建筑業現代產業工人培育計劃。
三、加快“走出去”,拓展市場
(一)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引導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援助工程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舉辦江蘇建設領域合作推薦會,幫助企業拓展境外市場。
(二)組織建筑業企業參與葡語國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交流。在省政府召開 “江蘇—澳門·葡語國家第七次工商峰會”期間,舉辦“江蘇—澳門·葡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推進儀式”專場活動,組織部分骨干企業參加活動,開展工程建設的交流與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安哥拉、葡萄牙、巴西、莫桑比克等葡語國家開展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開發和工程建設合作。
(三)提高對“走出去”企業的服務水平。聯合省商務廳支持建筑企業取得對外承包權。組織全省400多家有對外簽約權的建筑企業,建立我省建筑企業在國際建筑市場活動的信息數據平臺。會同相關行業協會加強對國際建筑市場動態研究,收集國際基礎建設發展動態,了解境外投資、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及時掌握境外建設工程和人才需求情況,為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提供基本信息支持,組織相關企業開展“走出去”經驗交流。
(四)積極開拓省外建筑市場。加強與兄弟省市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著力解決企業在省外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消除地區壁壘。支持企業在鞏固省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在省外拓展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業務,承攬大型標志性項目;在開拓華北、西北和南方市場的前提下,積極開拓中東部市場。
四、加強監管,規范秩序
(一)完善誠信體系建設。通過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建設,引導企業從重資質升級向重信用評價轉變。適時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各地認真貫徹執行《江蘇省建筑業企業信用綜合評價辦法》。完善相關制度,推動信用評價在資質升級、招標投標、評優評獎、銀行擔保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建立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辦法,適時發布《江蘇省監理企業信用綜合評價辦法》。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和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二)加大對市場主體違法行為查處。加大對建筑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健全治理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的長效機制。嚴格市場準入清出,構建透明公開、公平規范的市場競爭環境。對各地執行相關法規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三)健全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落實建設領域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全省農民工實名制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農民工的身份信息、培訓狀況、職業技能、從業記錄、工資支付、誠信記錄及用工信息的互聯共享。推動建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促進企業嚴格依法將工資按月足額支付給農民工本人。將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企業,納入企業信用評價考核范圍,列入“黑名單”,并對其采取限制市場準入措施。
(四)減輕企業負擔。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清理規范保證金的意見精神,嚴禁新設立保證金項目。與財政、銀行等多部門聯動,在落實取消保證金返還的同時,研究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的管理制度,要求各地保證金繳納推行銀行保函方式,數額根據企業信用實行差別化管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五)提升信息化監管能力。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則,健全全省統一的建筑市場監管和信用管理一體化平臺。將工程現場質量安全監管與資質資格、招標投標、施工許可管理相結合,實現省、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筑現場與市場“兩場”各環節的一體化聯動監管。通過信用平臺,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用評價等結果信息向社會公開,促進監管透明化、規范化,接受社會監督。研究制定《江蘇省建筑市場監管和信用管理一體化平臺管理辦法》。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