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成允追思會 工研院憶往昔:絕佳盟友
今天是臺泥公司前董事長辜成允追思音樂會,與辜成允合作多年的工研院表示,不論與他合作電池、鈣捕捉、蝦紅素等技術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他是創新風范領域的絕佳盟友。
臺泥原董事長辜成允追思音樂會今日舉行(點擊圖片查看高清圖集)
辜成允今年農歷年前不慎在晶華酒店跌跤撞及頭部,不幸1月23日逝世,享年63歲,今天家屬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辦追思音樂會。
工研院表示,他逝世前最后一次參加記者會就是工研院創新專書發表記者會,闡述創新的意涵與想法,他不但身體力行、帶領老字號臺泥集團成功走向創新之路,更與工研院成為技術伙伴,共同為產業創新加持,這份積極追求卓越、創新的態度與風范,將永存人心。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胡耀祖指出,2010年臺泥正在為鈣回路技術積極尋求合作機會,辜成允一聽到鈣回路技術可有效降低生產水泥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便表達高度興趣,更常將“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掛在嘴邊,即使“此項技術短期是看不到投資效益”,但他仍認為節能減碳一定會是未來的趨勢,排除萬難與工研院進行合作。
胡耀祖指出,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感受到辜成允非常尊重工研院的研究人員,也給予相當高的授權力,這也是技術迅速邁向產業化的關鍵。他做事果決、目標明確且邏輯能力強,不計較投入的資源,只求這個決策對企業的未來是正向的,對于他突然離世,讓人感到非常遺憾,但也希望他一路好走。
辜成允在電池領域也著力不少。工研院材料與化工所所長彭裕民回憶,工研院與臺泥轉投資公司—國內鋰電池生產的第一大廠能元科技,開發出STOBA電動車電池,使用在工研院內的高鐵接駁電動車,今年將再攜手合作進行能量密度更高的電動車電池開發。
彭裕民指出,辜成允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企業家,2010年起曾任2屆臺灣電池協會理事長,四處奔走為臺灣電池廠串起聯絡網,并力邀政府高層來臺灣電池協會演講或與業者座談,促成政府及電池產業對話,當年的電池國產化、鋰電池關稅減免等議題都是在他任內積極奔走促成的,他感念辜成允的創新精神、領導風格與視野、格局。
工研院資深特助、前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邵耀華表示,工研院與景德制藥攜手開發抗癌新藥,近年也積極研發蝦紅素產品,在兩次的合作過程中,感受到辜成允充分相信工研院的研發技術,且對每個人都很親切,只要有人愿意努力,“他就愿給機會”。
邵耀華也說,辜成允一直強調,臺泥是社會企業,身為臺灣的一份子,就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既然使用臺灣的資源,就要回饋于民。從與辜成允的言談、相處中,充分感受到臺泥致力經營企業形象的行動力,在辜董身上看到的,更是心靈與精神上的財富。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