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化工集團水泥公司:無名英雄 水泥脊梁 默默無聞的守望者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北元化工集團公司自主管理的試點單位,水泥有限公司推行專業化和扁平化管理,壓縮了管理層級,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有效解決了機構龐雜、冗員多、效率低等問題,清晰界定了各部門職責和權限,使設備和工藝分工更加科學、明確和清晰。進入2017年,水泥有限公司的扁平化和專業化管理將持續發力,既給公司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水泥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改革發展的歷程中涌現出很多優秀的干部職工,他們是建設北元的主力軍,是與北元共同騰飛發展的守望者。
創新管理的“排頭兵”
曹輝輝,水泥有限公司改革發展創新管理的排頭兵。他是個嚴肅認真、敬業奉獻、追求完美、高度自律的人。他率先組織公司開展生產競賽,以瓶頸問題為著力點,提高了員工解決生產難題的參與度,點燃了生產系統全體員工你追我趕的生產熱情。同時提升了各級人員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崗位技能,找到了提升生產管控水平的發力點,此項舉措可謂一舉三得,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生產管控要想不斷完善,未雨綢繆,精益求精,管理干部就要想在前面,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生產技術科作為公司最大的科室,所涉及的業務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加班加點成了他的家常便飯,經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宿舍,但從來沒有聽見半句抱怨,聽到的只是“想要不掉隊,就得快點跑”這樣平淡勵志的話語。
窯火煅燒出的“門外漢”
曹曉龍,設備管理與生產穩定運行協調的紐帶。他為人謙和,做事認真踏實,工作認真負責。專業的人要做專業的事,是水泥公司機構改革后努力的方向。由于曹曉龍先前主管物資供應工作,一開始在大家看來他不懂生產,肯定是管不了生產的。可是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公司倡導全員鉆研業務學技能,曹曉龍從零開始,給全體員工做了表率。剛分管二線原料的那段時間,白天跑現場,晚上學業務,尤其是遇到檢修和生產異常的時候,他從未放過這些學習機會,加上他持之以恒的求學態度,很快就勝任了新生產管理崗位。
曹曉龍負責的其中一項工作,是將崗位員工、班長、工段技術員等所有生產現場在崗人員日常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匯總起來進行甄別分類,然后根據問題和隱患對生產運行和安全工作影響的大小確定整改前后順序,聯系設備管理科對發現的問題、隱患逐項確定整改期限,最后做好跟蹤考核。此項工作耗時且量大,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去年安全活動月就排查出800多項問題和隱患,而且在生產動態平衡的過程中會不斷增加。為了全面細致了解生產現場,他堅持做了半年,直到年底將備案的隱患消除殆盡。那段時間曹曉龍光一天的通話記錄至少有200個,換了別人可能早就不耐煩了,可每接到一個電話,他還是耐心細致地了解情況,解決問題。
在負責這項工作的同時,他還要確保日常檢查、新聞宣傳、手指口述、崗位應知應會、物資計劃等工作的正常開展。他的辦公桌里長期備有咖啡、茶葉等提神醒腦用品,確保自己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風里雨里面無懼色,不言辛勞大步向前。他的這股精神激勵著周圍的同事不斷前行。
水泥澆筑出的脊梁
劉生發,水泥制成的主心骨。為人隨和謙遜,對待工作認死理愛較真。公司水泥磨系統和水泥互換技改工作的順利竣工投產讓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員工給劉生發豎起了大拇指。為趕在水泥旺季到來之前完成,不影響全年水泥生產任務,作為技改工作總負責的他就像個拼命三郎,從技改開工到完工驗收的這段時間他沒有睡過一個安生覺,夜以繼日轉個不停,白天盯現場,晚上研究圖紙報計劃,核對現場施工進展,哪里都有他的身影。整整忙碌了兩個多月,那段時間,回家看看兒子都成了奢望。直到工程竣工投產的那一刻他才松了一口氣。
水泥互換的貫通解決了長期困擾公司發展的水泥質量不穩定的問題,成功實現了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愿望。水泥粉磨系統的改造升級實現了預計產能提升,實現了一月一次的計劃生產管理,將生產成本管理的主動權牢牢得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完成全年水泥生產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淡的工作中做出非凡的業績,前仆后繼,繼往開來。他們都把自己最好的青春、所有的智慧、辛勞的汗水撒在了北元發展的昨天和今天,不遺余力的建設著、守望著北元這片土地。2017年首月生產運行捷報頻傳,為全年的生產運行起好了步,開好了頭。
人們常說眾人劃槳開大船,如果說北元集團是一艘大船,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發展路上,它始終滿載著北元人鵬程萬里走向成功的美好愿望。船上無論是船長、舵手還是普通水手,北元人都在這披荊斬棘的發展之路上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他們是企業發展邁向未來的基石,堅定信念指引著北元人不斷成長,走向優秀,邁向成功。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