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機制?
一、引言
裝配式建筑是指將工廠化生產的預制構件在施工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它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構件,機械化施工裝配,科學化組織管理的建造模式,建造速度快,建筑質量高,可節約勞動力,受氣候條件影響小,并且節水、節材、節電、節地,能夠促進生產方式的轉變。
我國裝配式建筑研究與應用尚處在探索階段,其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裝配式建筑比傳統現澆建筑成本偏高,然而,就目前研究成果來看,有關裝配式建筑的研究多集中在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與成本控制方面,而針對于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方面的研究較少。
受規模、經濟、技術等因素的影響,裝配式建筑成本較現澆要高出200~400元/平米,而這極大地抑制了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市場空間。針對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各地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鼓勵其發展,但就目前來說,裝配式建筑的價格補償機制并不完善,沒有起到很好的促進效果,因此需要進一步系統研究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問題。
本文依據產品外部性的經濟學原理,并借鑒既有相關研究文獻深入分析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的原因,確定補償的原則和標準,設計裝配式建筑的補償途徑,以期推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空間。
二、價格補償標準確定的依據與方法
1、產品外部性效益是確定補償標準的基礎
裝配式建筑是一種具有很強公益性的公共產品,具有外部效應。開發商的開發行為會給社會帶來豐厚的公共利益,裝配式建筑額外功能的受益者是社會總體,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舒適的居住環境,然而運行階段使用費用的降低幅度不足以促使消費者購買建設成本與售價更高的裝配式建筑。開發商追求的是經濟利益,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下,開發商無法獲取那部分外部效益。
裝配式建筑開發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邊際成本為MC,私人邊際收益為MR,社會邊際收益為MSR,開發商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實際開發量為Q1,而達到社會收益最大化的開發量應該為Q2。由此,裝配式建筑經濟外部經濟產生,在圖中表示為MR與MSR的垂直距離,即為ME。
2、價格補償標準確定的方法
根據現有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狀況及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基于成本因素,并綜合其他多方面因素,確定補償對象、補償額度、補償年限以及補償比例等補償標準。
▋按裝配式建筑相關企業的直接投入和機會成本計算
就構件廠來說,從征地建廠到設備引入再到技術研發都需要投入很大的資金,價格補償標準的制定應綜合考慮其生產經營階段所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對于開發商來說,需對其開發裝配式建筑的經濟外部性進行核算,并制定合理的標準。
▋按外部經濟受益者獲利計算
裝配式建筑具有很強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可通過將裝配式建筑所帶來的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貨幣化,折算后作為計算補償標準重要的參考依據。
▋按與傳統建筑成本差額計算
裝配式建筑在成本上要高于傳統建筑模式,政府在制定激勵裝配式建筑發展政策時需考慮與傳統建筑模式相比,偏高的環節和程度作為計算補償標準的又一重要依據。
以上三種計算方案各有優劣,就目前情況來看,開發裝配式建筑的經濟外部性難以測定,因此將裝配式建筑與傳統現澆式建筑對比分析,以此作為對裝配式建筑進行補償的一個依據,此方案更為切實可行。此外,對裝配式建筑進行價格補償是一個動態過程,需根據市場形勢、裝配式建筑發展狀況等因素做出適當調整。
三、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的機理分析
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成本高于傳統建筑,經濟效益不具優勢導致裝配式建筑開發內動力不足,從而制約了其發揮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在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內部發展動力不足,又缺乏外部推動力,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定會停滯不前。
1、裝配式建筑發展內動力不足是構建價格補償機理的根本原因
市場內動力按照動力的來源可分為利益和競爭兩種:利益是市場運行的原動力。市場運行是利益追逐的過程,在利益追逐的過程中伴隨著競爭,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在成本上不具競爭力。根據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裝配式建筑要生存、發展必須調整發展模式,提升競爭力,使企業自身不斷得到優化。否則在長期的市場競爭模式下,必然會被淘汰。
基于利益與競爭這兩種發展內動力分析裝配式建筑內動力不足的真正原因可知,裝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高于傳統建筑,成本高也就意味著售價要高,然而消費者在購買房子時會更加青睞售價更低的傳統建筑,而降低售價,開發商的利潤就會減少。
根據利益驅動原則,開發商開發裝配式建筑的動力不足,會選擇開發非裝配式建筑,從而使裝配式建筑成為一種噱頭,癥狀解則是政府來支撐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為其提供足夠的激勵政策,使開發商開發裝配式建筑的利益大于開發傳統建筑的利益。
2、裝配式建筑發展外推力匱乏是設計價格補償機理的關鍵內容
市場在調節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失靈現象,需要施加外力增強市場內動力,政府是完善市場動力機制的強大外推力,政府需根據各類建筑發展模式的特點,調整市場利益關系。
建立一套完整的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機制,確定合理的補償標準,有利于充分調動開發商開發裝配式建筑的熱情和積極性,裝配式建筑獲得長足發展,進而帶動現代建筑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顯著提高。通過市場競爭,成本低、功能強、質量好的裝配式建筑就被挑選出來,政府對于裝配式建筑的補償額度隨著市場競爭不斷縮減。由此形成良性循環(見圖2)。
裝配式建筑雖然具有環保節能等方面的優勢,但價格偏高一直是困擾著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難題,如何達到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成本持平甚至低于傳統建筑成本這一目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作為推廣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引導者,需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
[Page]
四、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機制的設計
制約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主要障礙是價格補償機制不健全,具體表現為兩個矛盾:裝配式建筑所追求的社會長遠利益與開發商的當前利益的矛盾;裝配式建筑的外部經濟利益與開發商內部經濟收益之間的矛盾。要促使裝配式建筑長遠發展,必須要在充分分析價格補償作用機理的基礎之上建立科學合理的價格補償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補償政策。
1、價格補償機制設計的原則
▋破壞者付費原則
環境之所以日益惡化,是因為存在很多污染環境的企業,如果強制關閉這些企業,最終的結果會是環境有所改善,經濟必然癱瘓,所以,應該對破壞者按照一定的標準征繳排污費。并且,把這些費用用于對環境改善有益的企業。
▋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原則
裝配式建筑具有“四節一環保”的特點。由于其生態效益的受益者可以有全人類、特定國家和區域的居民、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因此,政府有責任代表全民建立和實施生態補償制度。同時,作為生態系統保護成果的受益人、企業和團體也應積極參與。
▋賞罰平衡原則
對于與裝配式建筑類似的對環境有益的企業進行的激勵補償額度要與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征收的排污費達到相對均衡狀態,以利于價格補償機制在運行過程中資金鏈的持續運轉。
2、價格補償的途徑與方式
政府在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機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價格補償這一外推力,推動市場動力機制更加高效地運轉。在實施補償過程中采取的補償方式關系到補償政策能否落到實處,補償是否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等一系列問題。
▋政策補償
政府通過對裝配式建筑相關企業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并給予財政支持,裝配式建筑相關企業可行使政策優先權,這對于經濟薄弱的企業來說,利用制度資源和政策資源進行補償是十分必要的。
▋貨幣補償
對開發商、消費者進行合理的資金補償,主要是為了解決裝配式建筑較傳統現澆式建筑價格高的問題,通過對開發商與消費者進行貨幣補償,以鼓勵消費者購買裝配式住宅與激勵開發商開發裝配式建筑。
▋實物補償
實物補償的對象主要為構件廠,政府通過提供土地、技術、指導等方式提升構件廠的生產能力,從而提升構配件的數量與質量,為推廣裝配式建筑打下基礎。
3、價格補償機制的運行與實施
價格補償的實施過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諸如“尋租”等多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因此,設立價格補償征收管理機構是十分必要的,此機構要對補償資金的融資過程,適用過程進行實時監督,以確保補償過程高效、透明、公平公正,達到真正激勵裝配式建筑快速發展的目的。并根據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通過反饋機制反饋到政策制定機構,不斷進行修正。
具體補償機理如圖3所示。其中,補償政策是否科學,補償標準是否合理,補償流通網絡能否保證補償費用的合理分配和落實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五、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的具體建議
1、確定合理補償額度
政府要對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實地調研,并對質量等級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進行綜合評估,對于不同等級的裝配式建筑實行不同程度的補償,一方面,避免補償資金的浪費,另一方面,可對裝配式建筑質量進行嚴格把關。
2、重視對消費者的補償
消費者是裝配式建筑的終端用戶。由于裝配式建筑的開發建設成本高,所以多見于保障性住房,且需從保障性住房逐步推廣至商品房。制約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一個原因是消費者不認可,不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政府在宣揚裝配式建筑環保節能效益的同時,可通過減免契稅,物業稅等政策刺激消費購買裝配式建筑,繼而拉動市場需求,調整裝配式建筑供需結構。
3、補償階段銜接合理高效
結合現代建筑產業發展的進程和各階段所需的成本投入,可將補償分為基本補償、運營補償、效益補償三個階段,各個階段的補償對象也不盡相同,裝配式建筑發展之初,需要征地投資建廠,在此階段要對構件廠進行補償,此時的補償是富有彈性的,根據構件廠的市場供求情況及時做出調整,供大于求時則不需要再進行補償。構件生產、安裝階段要對其所產生的生產、運輸等費用進行適度補償,裝配式建筑建設完成出售過程中,要對消費者進行補償,以彌補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價格高的差距。
六、結語
本文分析了價格補償在裝配式建筑發展中的作用機理,論證了裝配式建筑需要補貼的原因,構建了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機制,并結合實際給出了具體建議。同時必須看到,僅僅靠單純、直接的補貼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制定更為完善的相關法規、標準,培育構造全產業鏈的建筑工業化經營模式,裝配式建筑產業才能大有作為。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