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住別墅 全國首個裝配式建筑農舍在諸暨開建
2月5日上午,浙江寶業住宅產業化有限公司下屬項目部進駐浬浦鎮馬酈村,開始村民活動中心地基施工。而在遠離施工現場的公司總部車間里,已著手在生產樓梯、樓板、外墻等可采用裝配部分的產品。“地基工程完成后,這些半成品就可以運輸到現場進行組裝,最多不超過3個月,裝配式新農村房子就能落成。”項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跟其它新農村建設不同的是,浬浦鎮馬酈村作為全國首個農村住宅采用裝配式建筑,除了農民住的農舍設計得像別墅,建造方式更是新穎獨特,像搭積木一樣。整個住宅以小區的形式進行整體規劃,一期規劃18幢房子,36戶人家。村民入住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別墅,自己只需掏出30萬左右就可以了。而這一切“福利”源于馬酈村前幾年的土地綜合整治。
馬酈村有465戶村民,其中210多戶擁有老房子,大部分老房子無人居住,閑置面積達100多畝。老房子影響村容村貌,存在安全隱患,但因為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這種‘空心村’狀況一直無法改變。
2009年,馬酈村根據相關政策,將分散于村民手中的500畝承包田,流轉給馬酈農作物專業合作社統一經營,農戶每年收取每畝1000元的承包費。2013年,通過招商引資,這500畝土地被浙江中財田園農業有限公司相中,打造一個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基地。隨后,馬酈村被確定為全省農村土地綜合整治16個試點村之一、紹興市唯一試點村,啟動大規模的土地綜合整治。
土地流轉和土地綜合整治讓馬酈村走出了困境,不但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而且也改變了村民的思想觀念。在尊重農戶意愿的基礎上,馬酈村對“一戶一宅”、“一戶多宅”等情況作出了不同的處置,通過貨幣安置、進城安置和本村安置三種方式,置換村民的老宅,村民都根據自己的需求十分樂意地接受了安置方式。14戶選擇了貨幣安置,進城安置的100多戶村民也陸續在城區安家落戶,另有100多戶選擇本村安置。
“采用裝配式建筑也是精品村建設的一個買點,以新型建筑方式和風格獨特的新農村面貌博人眼球。”馬酈村黨支書記酈校國說。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