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遼寧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計劃》印發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7-02-06 09:03 留言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計劃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遼寧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是環境治理基礎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請各地區高度重視,市長負總責,明確核發機關、明晰部門責任,按照“誰核發、誰監管”的原則,切實抓好貫徹實施。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20日

  遼寧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計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81號)精神,分行業推動全省固定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的順利實施,有效提升環境管理水平,促進環境質量改善,特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工作目標

  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全省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工作;2017年底前,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推進重點行業實現全面達標排放,規范環境監管執法,初步實現各項環境管理制度的銜接整合;到2020年,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實現對固定污染源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的“一證式”管理。

  二、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實施原則。排污許可證的許可要求依據現有法律、法規、標準政策體系確定,以不增加企業負擔和不放松現有管控力度為前提,將企業廢水、廢氣各項環保要求進行銜接整合,提高管理效能。

  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以固定污染源為管理單元,以達標排放為基本要求。同類污染源使用同一排污許可技術方法和統一管理要求,同時適用于企業申報和環保部門核定。

  堅持問題導向原則。以排污許可證為抓手,充分發揮環境標準和排污總量控制引領企業升級改造和倒逼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通過依法治理、科技支撐等措施,分類推進固定污染源全面實現達標排放。

 三、重點任務

  (一)銜接整合相關環境管理制度。

  通過實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逐步實現由行政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向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轉變。對環境質量不達標地區,要通過提高排放標準或加嚴許可排放量等措施,推動環境質量改善。率先在丹東等6個沿海城市開展固定污染源總氮排放總量控制,在撫順開展固定污染源總磷控制,2017年底前,初步完成核定區域總氮、總磷許可排放量指標,制定年度重點行業和區域總量削減計劃并落實到排污許可證上,到2020年,固定污染源總氮(總磷)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要比2017年總體下降10%。

  指導已完成清理整頓工作的建設項目,在國家統一時限內納入許可證管理。2017年,制定實施遼寧省差別化環境準入指導意見,進一步強化環境影響評價的門檻作用,加強源強核算基礎性工作,科學、規范預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以及環境保護措施有效性,明確各項環境管理和監測要求,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中與污染物排放相關的主要內容應當納入排污許可證。

  統籌排污許可證發放與達標計劃工作安排。以核發排污許可證為契機,全面梳理排污單位環境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快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治理。2017年底前,完成鋼鐵、火電、水泥、煤炭、造紙、印染、污水處理、垃圾焚燒8個行業超標問題整治任務。到2020年,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穩定達標排放。對沒有符合國家和地方要求的污染防治設施或污染物處理能力的企業一律不予核發排污許可證。

  加強環境統計、排污收費、污染普查等與排污許可制的銜接。對已實施排污許可的企業,將排污許可日常管理中的實際污染物排放量作為排污收費、環境統計、排污權交易的統一數據。扎實做好全國第二次污染物普查工作,全面查明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狀況,為進一步優化排污許可證管理打好基礎。

  做好環境保護稅征收的相關準備工作。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建立稅務機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分工協作工作機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稅務機關要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和工作配合機制,確保信息準確、互送順暢,“費改稅”順利實施。省環保廳要研究制定應稅污染物排放量抽樣測算的核定方法。

  (二)規范有序核發排污許可證。

  省環保廳負責全省排污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不具體核發排污許可證。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實施簡化管理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其余排污許可證原則上由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核發。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被調整為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派出分局的,由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組織所屬派出分局實施排污許可證核發管理。地方性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對已調整核發主體的,要進一步加強人員、技術力量,做好與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溝通,確保核發的排污許可證與事后監管銜接順暢。

  各地區要嚴格按照環境保護部《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以及配套的行業排污許可技術規范等要求,依托國家排污許可管理信息平臺分期分批開展排污許可證的核發與管理。根據管理需求,我省將適時開發與國家配套的許可證管理系統。

  各地區要制定具體的排污許可制實施計劃,根據全省統一時限要求,明確本行政區域內具體的排污許可證申請時限、核發機關、申請程序等事項,向社會公告并報省環保廳備案。

  (三)加強后續監督管理。

  各地區要制定排污許可證監管計劃,對已發放排污許可證的行業,按照“誰核發、誰監管”的原則,以排污許可證為依據定期開展執法檢查。2017年下半年要對火電、造紙企業集中開展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運行維護污染治理設施,開展自行監測,做好臺賬記錄,按期上報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

  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全面落實網格化環境監管責任。加大對無證排污和不按證排污整治力度,各有關部門要對違法企業及其有關人員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及限制市場準入、停止優惠政策、限制考核表彰、強制清潔生產審核等聯合懲戒措施,并在當地主要媒體和網站上公布相關信息。

  規范和加強在線監控的運行和監管。企事業單位在線監測數據可以作為環境保護部門監管執法的依據。各地區要根據區域污染物排放特點與環境質量改善要求,逐步擴大納入在線監控企業的范圍,推動實現對所有工業污染源的全覆蓋。每年3月底前,各市要確定轄區內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納入名錄企業具備條件的,要全部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當地環保部門聯網。

  (四)強化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

  各地區要指導申領排污許可證企事業單位及時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公開自行監測數據,并及時公開不按證排污的企事業單位名單和環境保護部門執法信息,將其納入遼寧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與環保舉報平臺共享污染源信息,建立有獎舉報制度,落實獎勵資金,鼓勵公眾舉報無證和不按證排污行為。推動我省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機構建設,建立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研究環境損害賠償金管理使用方式,依法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加強社會監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區要高度重視排污許可制實施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任務,要做好排污許可制推進期間各項環境管理制度的銜接,避免出現管理真空。要做好核發排污許可證工作人員、辦公場地、資金等準備工作,確保按時限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省環保廳要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各市排污許可制實施工作的指導,總結推廣經驗,跟蹤評估實施情況。制定《遼寧省環境督查方案(試行)》,將排污許可制落實情況納入環境保護督查工作,對落實不力的進行問責。

  (二)健全技術支撐體系。

  完善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梳理和評估我省現有污染物排放標準,綜合考慮環境質量、治理技術、經濟成本等因素,加快遼寧省鎂質耐火材料工業污染物排放等標準的制訂和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等標準的修訂工作,引領企業升級改造和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完善排污許可證監管執法技術體系,實現移動執法全覆蓋,規范環境保護部門臺賬核查、現場執法等行為。搭建環保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平臺,助力環保產業發展,推動企事業單位污染防治措施升級改造和技術進步。推動環境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園區、企業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

  (三)開展宣傳培訓。

  各地區要加大對排污許可制的宣傳力度,做好制度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組織各級環境保護部門、企事業單位、咨詢與監測機構開展專業培訓。強化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樹立企事業單位持證排污意識,有序引導社會公眾更好參與監督企事業單位排污行為,形成政府綜合管控、企業依證守法、社會共同監督的良好氛圍。

編輯:孔雪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10:38: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安化县| 齐齐哈尔市| 遂昌县| 黄龙县| 九江县| 黎川县| 高邮市| 承德县| 盐亭县| 宁夏| 江北区| 抚松县| 清远市| 龙门县| 谷城县| 休宁县| 项城市| 太保市| 共和县| 华阴市| 玉林市| 万宁市| 保靖县| 济阳县| 齐齐哈尔市| 罗山县| 玉龙| 东宁县| 柳州市| 大冶市| 建始县| 通许县| 徐州市| 崇礼县| 浙江省| 莫力| 衡水市| 双流县| 广丰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