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擾亂”水泥市場秩序,社會粉磨站不能留存?
開年以來,河南水泥價格持續走低,最高跌幅一度逼近300元。當地企業曾試圖多次推漲,但也幾番受阻。究其原因,有當地企業表示,獨立粉磨站眾多是河南當前水泥價格幾番上漲受挫的主因。
一直以來,關于獨立粉磨站的去留問題業內存在激烈的討論。有業內人士認為社會粉磨站是影響區域水泥價格穩定,擾亂市場秩序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限制粉磨站發展,甚至關停部分小粉磨站。甚至坊間曾有傳言稱,為抑制粉磨站發展,某大型水泥企業直言,若是粉磨站采購進口熟料將不再向其出售熟料。
去年中國建材聯合會曾聯手15家專業協會共同制定了《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其中要求淘汰單套粉磨水泥產能100萬噸以下的粉磨設施(特種水泥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業內限制粉磨站發展的呼聲可能不低。
與此同時,據中國水泥網大數據研究院統計,我國水泥粉磨站兩千多家,年產能在60萬噸以下的小型粉磨站是為主流,數量占比約在55%;100萬噸及以下規模的粉磨站占比達到了78%;產能在200萬噸以上的粉磨站數量相對較少,其中大多數還隸屬于大型水泥集團。
在筆者看來,粉磨站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個體,是否淘汰應遵循市場規律,而非純粹以規模論英雄。水泥行業發展至今,擁有如此龐大的粉磨站規模自有其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和必要性。
1、靠近市場,彌補“短腿”缺陷
水泥作為路上運輸半徑通常為200公里左右的“短腿”產品,一直以來運輸都深受限制,但城市的建設又離不開水泥,這時粉磨站的建設就顯得更為重要。
熟料生產線建設面臨多重因素制約,如土地、礦山、環境承載力、運輸條件以及城市規劃等等,因此水泥熟料生產線多遠離城市。相比之下,粉磨站建設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可以更加靠近市場,更好的滿足城市建設需要。
以海螺著名的“T”型戰略為例,主要思路就是利用長江便利的水路運輸條件,在沿江資源豐富地區建設熟料生產基地,在沿??拷袌鰠^域建設粉磨站,實現了資源與市場的完美結合。在海螺“T”型戰略實施過程中,粉磨站扮演了關鍵作用。
2、粉磨站是真正的“綠色工廠”
水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主要產生于熟料燒成環節。粉磨站在生產過程中以粉塵污染為主,但隨著大部分粉磨站實施全封閉式生產,粉磨站粉塵排放已可以控制在10mg/m3以下,甚至更低,達到近零排放也非難事。
從這一角度來看,水泥粉磨站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其實并不明顯。相反,粉磨站可以消納大量工業廢渣,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社會粉磨站有利于保持區域市場合理的競爭環境
當前,水泥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省份,部分企業話語權的增強大幅降低了整個區域市場的競爭強度,容易形成“一家獨斷”或“幾分天下”的局面,降低了區域市場活力,不利于當地市場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社會粉磨站基于其靈活的布局以及多變的銷售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區域市場的競爭強度,避免區域市場過于集中的情況出現。
4、穩定地方經濟,提升就業率
通常一個年產120萬噸水泥粉磨站,員工數量在50-100人之間,也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在部分鄉鎮地區,甚至于縣級地區都已屬大企業;再則,粉磨站的選擇交通多為便利,接近市場,在水泥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也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生產的水泥還能及時滿足當地經濟建設需要。
從這一角度而言,水泥粉磨站的存在對于穩定就業,提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語:
當前,水泥行業正面臨著產能過剩以及環保壓力加大等問題,然而從嚴格意義上講,產能過剩的根源在于熟料的過剩,環保問題也多出自熟料生產環節,粉磨站略顯“無辜”。如今,面臨嚴重的熟料控制、環保檢查、生產成本高等諸多問題的困擾,社會粉磨站依然處于深水區。
筆者以為,粉磨站企業的路或許應該交給粉磨站企業自己來走,依托市場的調節作用決定其生死而非采用“外力”限制其發展。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