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6各部委工作會議建筑業發展關鍵詞
在經歷了2015年行業寒冬后,2016年建筑業整體溫和復蘇。建筑業總產值增速穩中趨緩,建筑業新簽合同額較去年有明顯改善,行業投資整體平穩且不乏亮點。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通過各部委年終會議精神探尋未來建筑業發展方向。不難發現,本年度工作會議的主線仍為“供給側改革”,但各部委圍繞建筑業發展的發力方向有所不同,內容也更具創新與深化。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穩樓市、實體經濟、工匠精神、新型城鎮化、財稅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于2016年12月14日到16日在北京舉行。其中,穩中求進是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基調,2017年的經濟工作將貫徹執行這個總基調。此次會議釋放出2017年中國經濟轉型的新信號,也給建筑業改革發展定下基調。其中,深化供給側改革、振興實體經濟、調整房地產市場、弘揚工匠精神、推進新型城鎮化、加速國企改革、深化稅務改革等與建筑業發展息息相關的政策精神,為企業制定明年的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
從會議精神來看,供給側改革仍是2017年建筑業發展的主線,也將更加深化,“提高工程質量、深化行業改革”是建筑業未來的主攻方向。會議也提出了要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在振興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強調發揚“工匠精神”,這對中國經濟轉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推動內需增長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另外,會議指出要繼續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繼續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三大戰略。新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將帶給建筑業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對于發展綠色建筑及建筑產業化也有積極的影響,是建筑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機遇。
2、發改委工作會議
關鍵詞:去產能、擴投資、一帶一路、綠色低碳
中國國家發改委12月17日在北京召開了年度工作會議。在去產能方面會議指出,2017年是去產能的攻堅年,要扎扎實實化解過剩產能。穩經濟方面,會議指出要釋放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方面,推動消費加快升級;另一方面,努力擴大有效投資,繼續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集中用于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任務。在積極培育新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方面,支出要扎實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三大戰略。另外會議還提出要加快提升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水平。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布省級地區綠色發展指數;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抓好京津冀魯等重點地區和重點城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
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去產能與穩投資是發改委工作的主要著力點。基建投資是2016年政府穩投資的主要利器,未來基建新開工項目放量、PPP項目逐步落地、融資平臺松動,基建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同時,2016年我國在“一帶一路”方面成果顯著,1-11月我國企業在相關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2.1%,完成營業額占同期總額的46.6%,“一帶一路”發展勢頭迅猛。隨著國內總體投資增速放緩,外國市場將成為建筑企業市場拓展之必然。
3、財政部工作會議
關鍵詞:減稅降費、優化結構、地方債
12月29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2016年財政工作,研究部署2017年財政工作。會議強調,2017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繼續落實并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擴大減稅效應。適度擴大支出規模,中央和地方財政通過合理安排收入預算、全面盤活存量資金,確保財政支出強度不減且實際支出規模擴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重點領域開支需要。同時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有效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大力支持棚戶區改造,提高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精準度。另外,將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確保財政可持續。妥善處理存量政府債務,加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工作力度。加強對地方落實債務管理制度情況的監督。加大查處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和問責力度。深入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加強地方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
整體來看,預計2017年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但2016年實際執行赤字與狹義財政赤字均較2015年明顯提高,預計2017年擴張速度放慢,空間縮小,因此2017年財政政策并不輕松,PPP等穩增長項目將需要更多貨幣信貸政策支持,因而信貸政策或有趨寬的可能。2016年5月1日,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其運行效果顯著,5—10月全國累計減稅2870億元。作為營改增試點的重要行業之一,建筑業在這一過程中平穩運行,為促進行業和企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2017年減稅方面將繼續發力,更好落實營改增為企業減負效應。
4、交通部工作會議
關鍵詞:基礎設施網絡、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12月26日,2017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在交通運輸部黨校召開。整體來看,2017年交通運輸工作目標依然將圍繞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條主線,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和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則是2017年工作的兩個主要著力點。量化目標方面,2017年公路、水路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新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新增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500公里,新增貧困地區通硬化路建制村7000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4000個。
2016年交通運輸工作成效顯著,供給側改革實現新突破,促投資促銷費穩增長作用彰顯。總的來看,2017年應緊緊抓住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5、住建部工作會議
關鍵詞:房地產調控、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補短板、建筑業改革、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標準改革
12月26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陳政高全面總結了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對2017年工作任務作出部署。
2017年將繼續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安排600萬套棚改任務,確保完成棚改三年計劃。繼續因地制宜推進貨幣化安置。進一步做好公租房工作。推進公積金體制改革,用好用足公積金。有序推進老舊小區和住宅宜居綜合改造。
同時,將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加快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抓好120個國家和省級試點。持續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36個重點城市的638個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加快推動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大力推進霧霾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制度,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完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2017年全國爭取新開工和竣工軌道交通各500公里以上。
江西豐城電廠事故之后,政府一直在推進建筑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在12月18日首次出臺了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的安全綱領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并指出將研究修改刑法有關條款,將生產經營過程中極易導致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納入刑法調整范圍,將質量安全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2017年施工單位應繼續加強質量安全管理。
在推進裝配式建筑方面,會議指出: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推進裝配式建筑向前發展。要重點抓規劃、抓隊伍、抓配套,通過扎實工作,堅決完成這場歷史性的變革,確保實現“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的目標任務。作為2016年建筑業一大熱點領域,裝配式建筑在2017年將得到更大力度的推進,施工企業應抓住市場機遇,結合自身情況選擇盡早進入并打開市場。
會議最后提出將加快工程建設標準改革步伐,切實樹立標準權威。要在三個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是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方面,特別是要在建筑門窗、防水、裝飾裝修、可再生能源應用等標準方面;二是在裝配式建筑方面,要盡快出臺實施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的技術標準;三是在標準“走出去”方面,要使中國標準在國際標準中發揮與大國地位相適應的重要作用。標準的完善是確立權威的根本,企業應密切關注標準完善動態。
6、工信部工作會議
關鍵詞:去產能
12月26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提出,2017年將制定出臺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意見,推進鋼鐵等行業處置“僵尸企業”。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持續推進綠色制造專項,繼續開展國家重大工業節能專項監察。
產能過剩是目前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去產能工作推進成效顯著,工信部推動出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以及處置“僵尸企業”指導性文件,并超額完成壓減產能年度目標任務。近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正在編制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的方案,方案將于近期下發。2017年要進一步強化安全標準和落后產能的標準,“僵尸企業”一定要作為“牛鼻子”,加快退出關停。同時要守住四個底線:安全生產的底線、妥善安置職工的底線、依法依規和誠信履約的底線、保證穩定供給的底線。2017年中央企業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同時要大力推進“僵尸企業”處置和虧損企業治理,努力止住“出血點”。積極推進“僵尸企業”處置,2017年完成300戶“僵尸企業”處置任務。持續推動特困企業改革脫困,確保實現特困企業虧損額下降20%、虧損面大幅縮減,完成500戶特困企業專項治理。從目前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來看,2017年回升概率較大,企業主動去產能壓力將加大,政府或加強行政控制和市場化手段出清過剩產能,其中國企必將是主力軍。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