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2016年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十大亮點

張紅 · 2016-12-30 14:53 留言
  2016年,是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升溫年”。這一年,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從社會各界相對陌生到成為輿論關注熱點;這一年,決策層的思路已經轉向側重資源化利用。

  但是,這一年也依然有一些遺憾和困惑,比如,多起建筑垃圾處置不當造成的惡性事件頻頻發生……

  2016年是可圈可點的一年,也是引人深思的一年,值得回顧總結。

  歲末年初,回眸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中發生的事件,在此,我們細數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十大亮點,供行業人士參考。

  一、“垃圾處理”問題進入中共高層會議,習近平總書記提及“垃圾處理”,他說: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在2016年12月2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情況的匯報,分別聽取了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浙江省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等的匯報等。

  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意見》中(二十三)“加強垃圾綜合治理”提出,樹立垃圾是重要資源和礦產的觀念,建立政府、社區、企業和居民協調機制,通過分類投放收集、綜合循環利用,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到2020年,力爭將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強化城市保潔工作,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統籌城鄉垃圾處理處置,大力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推進垃圾收運處理企業化、市場化,促進垃圾清運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對接。通過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凈菜入城等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推廣廚余垃圾家庭粉碎處理。完善激勵機制和政策,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餐廚廢棄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首次明確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的時間表。

  三、“建筑垃圾資源化”進入國家“五年規劃”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

  “十二五”規劃中曾提到: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和建筑、道路廢棄物以及農林廢物資源化利用。而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則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規范發展再制造。

  在第四十三章“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中提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綜合效益。”

  在專欄16“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重大工程”第五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中提出,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加快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按照物質流和關聯度統籌產業布局,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建設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促進企業間、園區內、產業間耦合共生。推進城市礦山開發利用,做好工業固廢等大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建設城市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和廢舊紡織品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規范發展再制造。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

  四、工信部和住建部公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暫行)(征求意見稿),首次要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的資源化利用率應達到95%以上。”

  2016年12月13日,為促進綠色發展,引導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暫行)(征求意見稿)、《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個規范條件確立了進入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的資質,設立了入行的“門檻”,要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的資源化利用率應達到95%以上。

  《條件》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臺灣、香港、澳門地區除外)所有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從生產企業的設立和布局、生產規模和經營管理、資源綜合利用及能源消耗、工藝與裝備、環境保護、產品質量與職業教育、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九個方面對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提出要求,旨在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規范建筑垃圾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和產業發展秩序,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培育行業骨干企業。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聯合制定《辦法》(征求意見稿),從申請和核實、復核與公告、監督管理等方面對企業公告管理進行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定期公告符合《條件》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名單。

  五、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提案

  2016年3月8日,全國政協新聞出版界的部分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提案,核心內容是建議“加快推進建筑垃圾100%資源化產業發展”。提案以“深圳滑坡事故”為起因,對建筑垃圾不合理的處置方式給人們帶來的諸多危害,進行了闡述,建議以“資源化”技術改變建筑垃圾傳統處置方式,轉變多部門無序管理現狀,加強統籌管理。通過媒體促進、政府引導、多方協作、社會監督的機制,實現建筑垃圾100%資源化處置技術在全國普及,同時建立相應的垃圾處置行業的規范機制和制度。此提案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帶入公眾的視野范圍內,以便能夠提升公眾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意識,呼吁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建筑垃圾資源化。

  建筑垃圾資源化問題,不僅引起了新聞出版界代表委員的關注,同樣也引起了其他兩會代表的高度關注,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鮑義志建議,建立規范科學的建筑垃圾減排指標體系、考核體系、監測體系,建立建筑垃圾環境許可制度、申報批準制度、產出限量制度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則建議,地方政府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建筑垃圾問題實際情況,給予從事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一些扶持政策,例如在土地、稅收、補貼、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六|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引領下,2016年隨后頒布的城鎮化建設、環保、循環經濟、建筑材料等行業的“十三五”規劃中,建筑垃圾資源化都成為其中一個響亮音符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在“推動新型城市建設”中提出“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方針,提升規劃水平,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促進多規合一,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加快建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內在品質。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園林廢棄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建設循環型城市。

  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從十方面入手,就今后一段時期全面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作出具體部署和要求。

  “土十條”中特別強調了要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置,同時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工作,發揮建筑垃圾資源化在減少生活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垃圾任意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更會污染土壤。“土十條”的印發將規范未來建筑垃圾處置,大力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進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

  在“加快轉型”中,提出“提升水泥制品。加快發展專用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摻合料、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積極利用尾礦廢石、建筑垃圾等固廢替代自然資源,發展機制砂石、混凝土摻合料、砌塊墻材、低碳水泥等產品。”

  工信部《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在“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持續推動循環發展”中提出:“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加快建立循環型工業體系,促進企業、園區、行業、區域間鏈接共生和協同利用,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探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發揮各地優勢,推動區域資源綜合利用協同發展,實施京津冀地區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建立若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跨省界協同發展示范區。加快推動再生資源高效利用及產業規范發展。圍繞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橡膠、廢塑料、廢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舊紡織品、廢舊動力電池、建筑廢棄物等主要再生資源,加快先進適用回收利用技術和裝備推廣應用。建設一批再生資源產業集聚區,推進再生資源跨區域協同利用,構建區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

  在“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示范應用”中,專門設有專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升級”,提出“再生資源產業專項。重點開展廢舊材料、廢舊機電產品等資源化利用,實施廢鋼加工配送系統,廢有色金屬、稀貴金屬清潔分質高值化利用,廢塑料自動分選及高值利用,廢舊瓶片制高檔纖維,廢油除雜重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整體拆解與多組分資源化利用,報廢汽車、船舶、工業設備綠色智能精細拆解與高效分選回收,建筑垃圾生產再生骨料等技術改造升級。到2020年,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率達到75%。”

  工信部發布《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

  《規劃》提出“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墻體材料和機制砂石等產品中提高消納產業廢棄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納固廢的品種。基于建筑廢棄物生產綠色建材。”

  國家發展改革委《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

  2016年8月,《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公布。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發布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開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省建設工作。完善建筑垃圾回收網絡,加強分類回收和分選。探索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繼續推進利用建筑垃圾生產粗細骨料和再生填料,規模化運用于路基填充、路面底基層等建設。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裝備水平,將建筑垃圾生產的建材產品納入新型墻材推廣目錄。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要求列入綠色建筑、生態建筑評價體系。”

  《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在“建材節能環保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中提出“進一步提升并推廣多通道分室燃燒器及全氧燃燒、富氧燃燒技術裝備并實現產業化。重點開發與推廣處置城市垃圾、建筑垃圾、污泥,有毒、有害物體的技術裝備并實現產業化。”

  住建部印發《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

  在“加強城市垃圾綜合治理”中提出,“對現有建筑垃圾處理設施開展摸底和安全隱患排查,建立檔案,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市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

  環保部、住建部聯合印發《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

  《規劃》“加強城市固體廢物處理利用和環境風險防控”指出,“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收運系統,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統籌餐廚垃圾、園林垃圾等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建筑垃圾回收和資源化利用。”

  七、多地大力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

  北京市:“十三五”末將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能力將達到800萬噸,“十三五”末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具體來看,“十三五”期間,建筑垃圾管理需要統籌全流程監管,實施源頭減量化、運輸規范化、處置資源化、利用規模化建設,將建設垃圾管理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領域,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有力支撐。隨著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拆除違法建設、棚戶區的改造,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中顯示,“十三五”期間建筑垃圾規范處置率要達到85%。目前北京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設施能力大概有200~300萬噸。“十三五”期間北京市規劃了6處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

  北京目前已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納入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出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鼓勵性政策。北京還將加快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和推廣,完善建筑垃圾再生產質量標準、應用技術規程、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同時也將研究建立建筑廢棄物再生產標識制度,將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列入推薦使用的建筑材料目錄、政府綠色采購目錄。

  上海市:《上海市建筑垃圾處理管理規定(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上海市政府進行了《上海市建筑垃圾處理管理規定(草案)》的制定工作。

  建筑垃圾處理事關城市市容和環境保護等多個層面,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個難點問題。《上海市建筑垃圾處理管理規定(草案)》共有55條,是目前國內有關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方面細則非常周全的一個版本。這個管理規定明確了上海市建筑垃圾處理的管理部門和政府責任,并要求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建筑垃圾處理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上海在推進建筑垃圾管理方面,很重要的一個思路是促進源頭減量。上海市鼓勵采取措施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鼓勵發展新型建造方式,推廣裝配式建筑,提高新建住宅全裝修比例。鼓勵綜合利用,鼓勵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鼓勵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優先將建筑垃圾作為填充物用于建設工程,優先采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規定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建設工程應當優先使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

  天津市:制定并實施《天津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辦法》

  《天津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辦法》從建筑垃圾計算量標準、建筑垃圾產生和排放管理、運輸管理、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激勵政策、監督管理等環節入手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形成閉合式管理模式,突出可操作性,將有效提升天津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管理水平。

  重慶市:建筑垃圾實行分類處置制度,并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

  與過去出臺的建筑垃圾處置文件相比,《重慶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強調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對建筑垃圾分類處置的要求也更為嚴格,如建筑垃圾不得與生活垃圾混裝,不得將棄土、棄料和不同種類的棄料混合收集存儲,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不符合規定的單位運輸和處理。建筑垃圾運輸單位不得混裝棄土、棄料和不同種類的棄料。申請建筑垃圾處置核準的企業,必須提交建筑垃圾處置方案,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建筑垃圾的分類、產生地點、數量、消納地點、資源化利用等。在分類處理過程中,建筑棄料資源化利用場不得接納棄土,建筑棄土消納場不得接納棄料。

  貴州省:明確從源頭到運輸全鏈管理建筑垃圾

  2016年9月,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建筑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的通知》,就全省建筑垃圾源頭管理、過程控制、運輸作出明確要求。

  《通知》明確,要從源頭到運輸全鏈管理建筑垃圾。建立健全“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行業主管、屬地管理”的建筑垃圾管理體系,逐步構建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技術先進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體系,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納入建筑產業現代化(工業化)發展內容,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到2020年,各市(州)、貴安新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30%以上;經濟強縣建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30%以上;其他縣(市、區、特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20%以上。將符合標準的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列入綠色建材推薦目錄、政府采購目錄,明確政府投資項目(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政府投資的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以及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必須優先采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此外,要按照“誰產生誰付費、誰處置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建筑垃圾產生方、運輸方、處置方和監管部門聯動機制。建筑垃圾處理費應納入工程預算并由建筑垃圾產生方預交到監管部門開設的專用賬戶,建筑垃圾運輸方或處置方承擔運輸或處置業務,經建筑垃圾產生方、監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將費用支付給運輸方或處置方。

  陜西省: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納入法治化軌道

  為了規范建筑垃圾管理,《陜西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規定工程建設單位要在施工現場設置獨立的建筑垃圾收集場所,采取措施,防止揚塵等污染。運輸建筑垃圾要使用密閉式運輸工具,按照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線路運送到指定的消納場地。

  安徽省:五部門聯手規范建筑垃圾管理

  安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聯合下發通知,從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從源頭規范運輸及堆放行為、嚴格落實管理措施、科學規劃堆放場所及加強督察5個方面,對建筑施工渣土建筑垃圾運輸及堆放管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旨在推進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安徽省要求,各級市容(城管)、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公安交警、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要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加強相互配合,共同推進城鎮建筑施工渣土(建筑垃圾)運輸及堆放管理工作。

  廣州市:對建筑廢棄物處置補貼資金

  建筑廢棄物處置補貼資金按再生建材產品中建筑廢棄物的實際利用量予以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噸2元。生產用地補貼資金對符合補貼條件企業的廠區用地,結合企業的生產規模予以補貼,補貼標準按3元/㎡。生產的產品應以建筑廢棄物為主要原料,且利用比例在70%以上。

  成都市:正著手積極設計建筑垃圾最新的管理平臺

  按照《成都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條例》的要求,新平臺將包括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交通、國土、規劃、房管、林業園林、公安交管等涉及揚塵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而首次實現成都建筑垃圾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建成后,將囊括建筑垃圾管理的“一條龍信息”,平臺將依據渣土的產生量、運輸量、消納量的變化,同步更新數據,并面向社會公布,力爭實現對建筑垃圾的消納場所和消納量的智能化“調配”。2016年10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扶持政策》,規定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實行特許經營管理,通過招標、競爭性談判等競爭方式選擇特許經營者。

  深圳市:建筑廢棄物分類排放明年年底前制定收費標準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企業享受稅收減免、信貸、供電價格等方面的優惠。從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可以依法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其所從事的項目可依法申請認定高新技術項目。經認定的,在稅收、土地等方面享受高新技術企業、項目優惠。實行建筑廢棄物排放收費制度,按實際排放費收費和按建筑廢棄物產生量定額計量收費兩種方式。實行建筑廢棄物再生產產品標識制度。標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標識,并列入綠色產品采購目錄。

  青島市:將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列為重點投資領域

  青島出臺《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管理條例》,對建筑廢棄物的排放與運輸、再生產品的生產和應用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對違反行為有罰款細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建設工程項目,使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能夠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應采購和使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工程項目使用建筑廢棄物再生混凝土、再生磚、再生干粉砂漿和再生種植土且分別達到總量30%、20%、10%的,建筑廢棄物處置費全額返還;工程項目部分使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未達到前項規定比例的,建筑廢棄物處置費按照實際使用比例返還。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我國已累計有10余個省市和167個地區出臺了關于建筑垃圾的管理政策。

 八、“問題導向”思維喚醒全社會關注建筑垃圾資源化

  近年來,“建筑垃圾圍城”態勢愈演愈烈,惡性事故觸目驚心。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園發生山體滑坡,瞬間將10萬多平方米的工業區吞掉。此次吞噬數十條生命的“受納場渣土堆填體”的主要成分正是建筑垃圾,最后經過多方專家論證,這原本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

  2016年,上海市發生了兩起建筑垃圾跨省傾倒事件,上海的建筑垃圾被分別傾倒在蘇州市太湖西山島和南通市江心沙農場,轟動全國。“太湖垃圾傾倒事件”發生后,上海市政府高度關注,已嚴禁市內所有建筑垃圾外運至外省市,并大力協調全市各相關部門,合力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如鼓勵全裝修房、減少裝修垃圾,拆房企業直接分揀,再生利用等。

  在多起建筑垃圾危害事故的影響下,2016年,推動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決策層的思路已實現了從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置到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調整。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要求對建筑垃圾進行強制管理,并規定“國家鼓勵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鼓勵建設單位、建筑施工單位優先采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這一規定是國內綜合利用建筑垃圾政策的基石。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與住建部聯合發布《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該文強調:“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破解建筑垃圾處理難題的有效途徑。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理順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強行業管理和培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建筑垃圾堆放場所本著‘存量排查隱患、增量嚴格管理’的思路強化監管、確保安全。大力推動資源化利用工作,開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試點示范,支持再生產品使用,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利用體系,大幅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能力和水平。”

  九、社會各界搭建平臺助推建筑垃圾資源化

  2016年11月,第三屆全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經驗交流會召開。此次會議旨在落實中央關于“到2020年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的政策要求,促進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發展,推動技術進步,交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模式,得到了建筑垃圾領域的政府高層、企業領袖、專家學者、投資家、創業者等各界人士全面指導。此次會議突出了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技術進步,宣傳推廣了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有利于提高資源化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16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告,批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實心磚》為建筑工業行業產品標準,編號為JG/T505-2016,自2017年2月1日起實施。據了解,該標準規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實心磚的術語和定義、規格、分類和產品標記、原材料、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產品標準的出臺填補了國內空白,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磚塊的生產和質量監督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對于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無疑是重大利好。

  2016年,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鐵路路基的應用受到業界矚目。今年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被首次應用到三洋鐵路二期工程許昌至亳州許昌段的工程建設中(主要用于修建鐵路路基),開創了建筑垃圾再生產品修建鐵路路基的先河,在國際和國內鐵路建設史上均屬首次。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在鐵路工程建設中的應用,進一步拓展了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應用范圍和多樣化的利用途徑,與國家提出的“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

  2016年9月,《中國建材報》開辦了“建筑垃圾資源化周刊”,是國內紙媒唯一一家。創刊以來,刊登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新聞、信息、資訊60多萬字。作為建材行業的主流媒體,《中國建材報》還推出了大型新聞調查欄目《聚焦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現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十、在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大潮中,標桿企業露出桅桿,顯現出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在市場化、產業化方面已邁出堅定的步伐

  在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進程中,市場的力量難能可貴,優秀的企業正是市場的中堅。

  2016年,東南亞和非洲國家成員組成的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代表團等多個國際考察團考察北京聯綠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項目,這一項目已經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水平的一扇窗口。代表團代表認為,該項目應該到發展中國家和相對落后的國家推廣,從而使這些國家更好地控制氣候變化。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得到了世界很多國家環境、氣候專家的認可。

  北京聯綠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13年來一直致力于建筑垃圾協同工業固廢及城市固廢資源化研究、試驗及市場推廣,其努力打造的建筑垃圾協同工業固廢資源化生態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北京聯綠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建筑垃圾資源一體化工廠不僅能建筑垃圾實現100%資源化處置,在工廠管理、運營等方面利用“互聯網+”技術也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生產、運輸、處理、再利用等各個層面,因此聯綠公司一體化工廠的建立也為其他建筑垃圾處置企業樹立了標桿。

  2016年,北京聯綠公司成為工信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工程項目”中唯一一個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2016年,聯綠公司與社會資本合作投資的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成功落地山西大同,該項目年資源化200萬噸建筑垃圾,計劃在2017年5月投產,受到了國家多個政府部門的關注。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00:18: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太仆寺旗| 福建省| 遂溪县| 九龙城区| 长白| 南郑县| 阿克| 台东县| 漾濞| 乌鲁木齐市| 兰西县| 襄垣县| 河源市| 云南省| 冕宁县| 城市| 灵川县| 凤阳县| 安图县| 岚皋县| 全州县| 新乡市| 崇州市| 黄冈市| 营口市| 白朗县| 宁海县| 永靖县| 五莲县| 通榆县| 永宁县| 西吉县| 盘锦市| 大悟县| 萨迦县| 云霄县| 元谋县| 冕宁县| 滦南县|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