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市場交易元年將至 水泥企業如何化解碳資產管理壓力?
2017年,對于中國的碳市場而言將是一個被寫入歷史的重要年份。
2017年,中國將啟動全國統一碳市場。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初步估計,以前期全國7個試點地區的碳價平均標準測算,全國碳市場現貨交易規模可達12-80億元;如果考慮碳期貨進入碳市場,交易規模將會放大到600億-4000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如此龐大的碳市場對全球的碳資產管理將產生重要影響。正如杭州超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超騰)董事長王敏娜所介紹的那樣,“今年,全球碳排放總量是300億噸,中國占了100億噸,而且還處在不斷增長的過程當中。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碳排放是全球所有發達國家碳排放的總和,因此中國的碳排放管理好了,全球的碳排放也就管理好了。”
南方水泥碳資產管理培訓會" />
據了解,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階段將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大行業18個子行業。水泥作為主要的控排企業將面臨著巨大壓力。水泥企業如何更好的實現碳資產管理?如何進行碳資產核算及申請碳配額?面對即將啟動的碳市場,水泥企業已經開始積極行動起來。日前,南方水泥碳資產管理培訓會在杭州舉行,來自旗下各子公司的200余位碳資產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
南方水泥副總裁蔣德洪
南方水泥副總裁蔣德洪在培訓會上表示,南方水泥對碳交易非常重視,已經成立了碳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和碳資產管理辦公室。“舉辦本次培訓會,是希望通過學習來加快南方水泥碳資產管理體系的建設,提升我們碳資產管理人員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碳資產管理以及碳金融工具運用來提升企業效益。”
據蔣德洪介紹,南方水泥根據公司的碳資產管理現狀,在充分的調研和比較下,選擇了杭州超能作為南方水泥的碳資產管理咨詢和服務單位。杭州超騰是目前中國碳行業新涌現的一家明星企業,擁有豐富的企業碳減排經驗,2015年新三板掛牌上市。
杭州超騰董事長王敏娜
杭州超騰董事長王敏娜在培訓中表示,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碳排放第一的國家,已經達成減排效果和到2030年的行動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在此情況下,我國碳減排、碳管理工作顯得尤為迫切。王敏娜介紹,中國目前年標煤消耗在一萬噸以上的企業碳排放將近50億噸,其中水泥企業碳排放接近8億噸,碳排放總量較大。因此,水泥行業如何做好碳資產管理對未來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全國碳市場開啟的最后階段,作為重點控排行業,水泥企業做好碳排放管理工作尤為重要。王敏娜認為,“企業碳資產管理做好了,可有效的降低企業履約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研發中心主任李瑾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研發中心主任李瑾作題為《碳市場運行機制與碳金融創新》的報告,分析了碳市場的要素及運行機制,介紹了碳市場機制設計,碳市場創新及案例,碳市場風險管理工具。李瑾建議,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計交易結構和內部管理模式,控排企業以低成本履約為目標,應適當靈活管理碳資產,綜合運用各種碳管理工具,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同時,李瑾也表示,交易所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履約風險,監控合同履行。
ICIS安迅思中國陳少成
ICIS安迅思中國陳少成在《企業面臨的碳排放控制挑戰與機遇》報告中,從價格的緯度來解析中國碳市場交易。陳少成介紹說,“盡管價格的預測都是基于我們認為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景,但是價格預測還是會面對一些潛在的風險。”據介紹,風險主要源于全國碳市場政策變動、缺乏公開數據等方面。
杭州超騰經理謝月紅
杭州超騰經理謝月紅作題為《溫室氣體排放檢測、報告、核查體系》的報告,針對南方水泥企業具體情況進行了培訓,著重對水泥企業核算邊界及排放源的界定進行了解釋。
杭州超騰還現場進行了《企業應對碳核查要素及案例分析》的主題報告
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全國碳市場即將全面展開,對于被納入的控排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水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較大,水泥既是碳排放的關鍵領域,也是碳減排的重點對象。全國碳市場的啟動使得水泥行業碳減排工作更為重要,水泥企業應盡快加強碳資產管理能力建設,為參與全國碳市場做好準備。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