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水泥產業“一業一策”實施月余效果彰顯
28日,通往漳平赤水鎮紅獅水泥(三期)企業的公路上,拉石灰石、水泥熟料的大貨車來來往往,一改10月份的冷清狀況。“現在紅獅(三期)每天平均生產7000多噸水泥熟料,最高峰時一天生產8300噸,超產能發揮。”昨日,龍巖市水泥同業商會負責人欣喜地向市經信委報告,自從上月市政府出臺水泥產業五條政策措施以來,龍巖水泥企業全部恢復生產,且目前都呈滿負荷狀態。
水泥是龍巖市的傳統產業。今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特別是9月底國家整治超載后因交通運輸問題,水泥企業普遍出現石灰石供應不足或水泥產品運不出去的困難,導致停產或半停產,如紅獅水泥三條生產線停了兩條,華潤水泥在新羅雁石、漳平的企業均停產,龍巖水泥行業遭遇“寒冬”。
面對此情,龍巖市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到企業調研、召開協調會,了解企業困難、聽取企業呼聲。11月中旬,市政府制定出臺了扶持水泥產業穩增長的五條措施,包括減輕水泥企業負擔、做好水泥企業運輸保障、鼓勵水泥企業轉型升級、加大水泥工業信貸支持、做好煤炭供給保障工作。
五條政策措施,條條直指問題要害,如減輕水泥企業負擔方面,要求各地對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以外的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對省相關部門有明確收費標準的收費項目,嚴格執行省定收費標準,地方一律不得自行提高收費標準,對地方超過標準的收費部分,統一收繳市財政國庫,并處相等數額罰款。運輸保障方面,要求交通、公安交警部門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切實幫助水泥企業解決原材料及產品運輸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煤炭供給保障方面,地方不得限制水泥企業使用市外煤炭,不得人為設置運輸關卡,收取額外費用。
五條措施出臺后,水泥企業負擔大大減輕,制約生產銷售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大大增強了企業戰勝困難的信心。如,原先各地收取企業每噸0.71—4.02元不等的水泥規費,現在全部取消;石灰石增值稅、資源稅計稅價格全市統一以每噸不高于21元計征;在各部門幫助下,水泥產業運輸問題基本得到緩解。
隨著問題的一一解決,11月下旬以來,龍巖水泥企業全部恢復生產,實現“滿血復活”。據統計,11月份全市水泥工業用電量達22150萬千瓦時,比10月份增加4206萬千瓦時,環比增長23%。水泥產量大幅上升,11月份水泥產量達346萬噸,同比增長11.4%,為2016年當月產量最高的一個月。
編輯:俞美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