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主動作為 轉型升級
隨后喬龍德就本次會議召開的意義、取消32.5水泥標準和停止32.5等級復合水泥生產的意義和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要解決好幾個問題等方面展開講話。
一、這是水泥行業轉型升級的實質啟動點和轉折點
為什么要召開如此大規模的會議?這不僅僅是停止生產32.5水泥的一個專題會議,更是貫徹國發〔2013〕41號文件關于“推廣使用高標號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盡快取消32.5復合水泥標準”和國辦發〔2016〕34號文件關于“停止32.5等級硅酸鹽水泥,重點生產42.5及以上等級產品”文件精神的具體舉措及水泥行業轉型升級找準找到載體之后的一大舉措,也是帶動整個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一次動員大會。水泥是建材行業的龍頭,要為行業做出榜樣。今天要求所有建材行業的產業協會都參加會議,就是因為幾乎每個建材產業都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轉型升級喊了十余年了,但還沒有真正在產品上升級,沒有產品作為載體的升級,行業轉型升級無法落地。我深信,今天的停止生產32.5水泥動員大會,十年以后就會被歷史證明是一項重要創舉。二十年后,人們會將其視為水泥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這是新的進步的開始,是行業真正提升的開端,意義深遠,標志著水泥行業轉型升級的實質啟動和轉折點。
二、取消32.5水泥標準和停止32.5等級復合水泥生產都是水泥工業發展進步的標志
第一,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直至取消32.5等級水泥都是水泥工業發展進步和轉型升級、優化結構的具體象征和支撐點。我們大家天天在喊轉型升級,但十幾年了,沒有實質的突破口。近三十年來水泥技術、裝備水平不斷創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產品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由于一些小企業,尤其是小粉磨站違規過量摻加混合材,導致在某種程度上水泥產品質量反而下降了。技術裝備提升的目的是要從根本上提升產品質量,延長使用壽命,增加與改善功能,實現節能減排,只有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提升了,產業才能升級。停止32.5水泥生產和取消32.5水泥標準都是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支撐載體。
第二,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是在水泥工業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化解產能過剩、優化品種結構、提升產品質量、穩定行業經濟效益、保障與規范市場有序公平競爭的有效途徑和措施,是貫徹國務院“去產能”、“補短板”在水泥行業的實際舉措。
第三,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有利于糾正和遏制少數中小企業,特別是小粉磨站利用32.5水泥嚴重超量摻加混合材,導致水泥產品質量低劣和對工程建設帶來隱患。由于現有技術難以準確檢測水泥中的混合材摻和量,產品質量風險難以控制,所以停止32.5等級水泥生產有利于遏制以假亂真的行為長期充斥市場。
第四,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各種基礎設施的質量,延長使用壽命。根本上來講,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建了修、修了拆,這是最大的節能環保。提高水泥標號的目的要落腳在產品的使用壽命、功能、節能減排和對社會的貢獻等方面,否則就會浪費社會資源。所有的產品都是這個邏輯。水泥行業存在許多怪現象,例如生產42.5水泥與32.5水泥效益倒掛,優質不優價,不符合規律,不科學。國外許多國家水泥中允許摻加20%~30%混合材,而我們現在達到70%~80%,甚至更多。
第五,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有利于水泥行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調整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現有生產32.5水泥的企業要么轉產42.5水泥,要么被標準倒逼退出市場,水泥行業整體生產經營水平會得到提升,整個行業會加快進步,進而提升水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產品要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的。但市場需求本身也要提升,不能以滿足落后的需求為理由固守現有的水平不進步,應該服從社會進步的需要。我們要用辯證、能動的觀念去認識和引導市場的需求。市場需求一需要引領,二需要提升,衡量需求從根本上看要服從社會發展和進步。產品質量低,使用壽命短。“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在墻體材料改革專題會議上我講過多次,材料的本質是質量第一、功能多元合一。效果是衡量的根本,而不是片面地認為綜合利用廢棄物越多越進步,這不能本末倒置。在滿足質量的前提下,決定吸納多少廢棄物,這才是科學的。國外建筑物的壽命是80年到100年,我們的才30年到40年,沒有高標號、高質量的建筑材料,長壽命的建筑和工程無從談起。材料工業要實現節能減排,第一是質量,第二是功能,第三是綜合效能。我們要在遷就現實和面向未來中做出選擇,肯定要選擇發展進步,所以該取消時就得取消。
今天取消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可能未來還會取消4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這是歷史進步的規律,如當年取消機立窯一樣,如今已經在搞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早期建設的日產2000噸生產線有些已在淘汰之列,要向高標號、少量化、長壽命發展,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在認識上概念要清晰,否則就會動搖。
三、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要解決好幾個問題
1.把認識統一到國務院文件精神上來,作為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舉措。
要把認識統一到國發〔2013〕41號文件和國辦發〔2016〕34號文件精神的基點上,不再自以為是,不再爭論。現在大方向、大前提都已經明確,已經過了爭論和討論的時候了,不要再爭論了,尤其是對“是否取消32.5等級標準的問題”。
一直以來行業內對此問題始終爭論不休,以前的爭論和討論是正常的、允許的,但今天已經不是爭論和討論的時候了。“兩害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我們必須在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要求面前做出選擇。現實存在是過去追求過的目標,我們今天的追求不能停留在過去的追求,今天我們追求和選擇的是新的未來和進步,這才是歷史進步的發展觀。我們是要向高端發展還是守住舊攤子原地踏步?心甘情愿守著32.5占60%以上比例這個水平嗎?有的同志說國外也有32.5水泥,32.5水泥在中國也有市場,這個觀點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我們不能因為32.5水泥還有一定市場就只守攤子原地踏步,不愿進取,整天爭論不休。我們要實現供給側的改革,要開發市場,市場是能動的、是可以由生產者能動開發和引領的,而不是僵化不動的。落后的產品存在一輩子,落后的需求也會存在一輩子。中國建材工業要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發展,守著60%以上的32.5水泥和無限制摻加混合材能說服世界嗎?總之,我們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要統一到歷史進步的發展觀上來。
2.要全面理解與部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內涵,做好頂層設計,統籌部署全面落實。
停止32.5等級復合水泥的生產只是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化解產能過剩的一部分工作。用標準和政策淘汰落后產能、組織錯峰生產、推進兼并重組、規范行業自律,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標準等工作都要全面啟動,齊頭并進。從標準的角度按照〔2013〕41號文件要求,32.5系列水泥標準應該全部取消,應該注意的是制訂專用水泥標準時也要提升,個別專用水泥標準將重新制定。淘汰落后產能要按照質量、能耗、環保、安全四個指標繼續推進政策的出臺與實施。錯峰生產、節能限產、行業區域協調、區域治理等工作都要加強,設立區域水泥投資公司的試點,推進大企業之間相互持股和產能置換工作要加快試點與突破。
與此同時,應該建議政府部門對原有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的退稅政策全部轉移給42.5等級水泥。用1+1大于2的觀點考慮問題。32.5取消,熟料用量增大。水泥產品可以實現優質優價,消化成本的增加。
3.要發揮各級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和各省市協會要做出具體的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的措施和安排,把工作落實到每一家水泥企業、生產線、粉磨站,一一督促落實。特別要重點檢查一些企業變相以粉煤灰、火山灰或者礦渣硅酸鹽水泥的名義繼續實際生產和銷售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的情況。水泥標委會要在標準制定和標準執行落實中發揮推動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作用。
4.大企業要發揮帶頭表率作用,從今天動員大會之后到2017年2月1日為過渡階段。2月1日起參會單位、所有水泥企業,特別是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單位為代表的大企業都要主動停止生產32.5復合硅酸鹽水泥。大企業不要怕吃虧,開始可能要“吃虧”,但是要有所擔當。全行業進步發展了,大家的利益都在其中。
對于停止生產和最終取消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媒體要做好政策引導、輿論宣傳工作,有針對性、有計劃性地持續宣傳報道1~2個月。樹立正面典型,批評不顧大局的行為。
我們今天的會議是推進全面停止32.5標號復合硅酸鹽水泥生產的部署會;是確立制定專用水泥標準的啟動會;是全面取消32.5水泥標準的推進會;也是化解產能嚴重過剩、推動水泥工業向高端發展、結構優化升級的動員會;更是全面部署水泥工業貫徹落實34號文件迎接水泥行業2017年更好發展、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動員大會。我深信只要我們各方面的工作做到位,就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把這樣一件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行業大事辦好,從而體現水泥行業的社會責任感和行業向高端發展的使命感,這是水泥行業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和進步。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