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廣西擬暫停產能置換,將帶來這些變化……
日前,廣西工信廳發布關于《印發關于嚴格產能管理 推動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通知》稱,為防止水泥行業的盲目和無序發展,避免惡性競爭和產能過剩,決定從印發本通知之日起暫停水泥行業產能置換工作。
此外,《通知》指出,有不符合國家關于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要求的;不符合自治區產業發展布局規劃的;退出產能存在重復利用的等十一項情形之一,將不予辦理產能置換確認公告或撤銷產能置換方案公告。
簡單來說,廣西將暫停水泥行業產能置換工作,而已經公示過產能置換方案的項目也有可能被直接撤銷。
時間回到2017年12月31日,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其中水泥熟料項目除西藏地區繼續執行等量置換外,其他地區全面實施減量置換。今年年初,工信部原材料司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明確要求,企業開展產能置換,特別是跨省產能置換,應切實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化解過剩產能的精神和以上政策要求,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促進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磷石膏等大宗固廢協同處置,統籌考慮項目建設所在區域環境容量、資源稟賦、市場需求、物流運輸等因素,誠實守信,慎重決策,做好可行性研究,制定好產能置換方案。
此次廣西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強規劃管理,優化產業布局,嚴格行業規范,嚴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產能,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發布上述《通知(征求意見稿)》。這是自《實施辦法》發布以來,首次由省區級政府發布針對產能管理,推動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文件,也是首個提出暫停產能置換的省區級政府。
一業內資深人士對此評價道,在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前提下,廣西區政府充分統籌考慮所在地區環境質量、資源稟賦、市場需求、交通物流等因素,對水泥行業產能置換做出要求是符合規定的。
而身處產能置換“旋渦”中心的廣西,此通知一經發布就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業內極大關注。依筆者看來,廣西暫停產能置換,或將帶來以下變化:
一.數條新建生產線計劃將擱淺
據中國水泥網發布的2019中國水泥熟料產能百強榜顯示,2019年廣西新建熟料產能263.5萬噸,產能置換水泥熟料產能816萬噸,均處于全國首位。
另外,廣西日報報道,廣西崇左將加快中國建材崇左產業園、海螺集團扶綏綠色建材產業園、天等東泥水泥生產線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海螺2條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明年底建成投產。
來賓日報也在相關報道中指出,象州縣人民政府與中國建材集團廣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正式簽訂項目協議,將在象州縣境內聯手打造建設日產熟料2×10000噸帶純低溫余熱發電設施的水泥生產線,年產骨料2×1000萬噸的骨料生產線及配套礦山、物流碼頭、封閉式運輸廊道。
“通知出臺后,這些尚未公示產能置換細則的萬噸線項目被擱淺是大概率事件。”一業內人士對中國水泥網表示,即便是已經公示的項目,也面臨著被叫停的風險。
當然,廣西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四部門正在制定《廣西水泥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5年)》,推動水泥產業布局優化,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全區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在《規劃》正式公布后,符合《規劃》要求的項目再次重啟并非不可能,但在短期內受影響已是確定事件。
二.兩廣地區市場將保持穩定
整體來看,兩廣地區是一個統一市場,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存在廣西水泥通過西江輸入來滿足珠三角區域建設需求的現象,這是一個常態化事情,目前廣西流入廣東的水泥熟料量在每年2000-3000萬噸之間。
但近年來,隨著廣西新建產能以及產能置換項目的日益增多,且投資強度頗大。有業內人士就表示了擔憂,直言廣西水泥對廣東水泥市場的沖擊將會加劇,影響區域平衡。
與此同時,盡管廣東水泥行情受本地需求、天氣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但伴隨著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逐步形成,廣西的水泥市場變動將間接影響到廣東的水泥行情。
而廣西暫停產能置換,在短時期內將對兩廣市場的相對穩定帶來一定作用。
不過總體上,隨著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對水泥需求帶來強勁支撐是必然的。
三.暫停產能置換的省區或增多
事實上,自產能置換政策出臺之日起,便被置于行業輿論的漩渦之中,相關媒體、行業人士也對包括產能置換的比例、允許異地產能置換以及“僵尸產能”死灰復燃等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于異地產能置換的爭論尤為激烈,部分行業人士認為在全國普遍水泥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異地產能置換大門的打開,無疑將造成企業將嚴重過剩地區的產能置換至不過剩的地區,最終造成全國性產能過剩,將水泥行業推向深淵。特別是從近兩年所發生的置換項目來看,也多為從北方等傳統過剩地區置換到南方省份。
依筆者看來,《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出臺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減量置換,促進水泥行業去產能、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該政策不僅僅提高了產能縮減幅度,更為不少困頓中無法退出的水泥企業提供了跨省出售產能的可能性,解決了產能退出過程中的資金和人員安置等問題。
正如《問答》所指出的,五年來的實踐證明,現行的產能置換政策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既有效遏制了違規新增項目,又有序引導了資源要素合理流動配置,促進了技術進步、優勝劣汰和優化布局,行業效益穩中向好,運行質量明顯改善?!秵柎稹穼Ξa能置換政策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提高了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廣西暫停產能置換,并對已有的置換項目在環保、能耗方面做出嚴格要求,這一舉措無疑為全國水泥行業規范產能置換行為開啟了良好的先河。
未來,或將有更多省市跟隨廣西的步伐,在遵守國家各項規定的前提下,在《實施辦法》和《問答》基礎上,對本區域的產能置換行為作出因地制宜和更為嚴格的要求。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