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房地產蝴蝶效應波及水泥業
臺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負責立窯生產線的周瑞江稱,英德當地的水泥出廠價最近幾個月每噸下滑了二三十元,甚至還出現了滯銷的情形。“水泥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廣東亨達利企業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林偉強說,“占公司生產業務比重三分之二的濕法旋窯和立窯都在虧損。”
中國水泥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4月,水泥行業累計虧損7700萬元。在統計到的全國5083家水泥企業中,2334家出現虧損,虧損面達45.92%。
建材業間接受調控
“水泥銷不出去,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房地產業開工不足。”周瑞江這樣表示。
自3月份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接連出臺一系列政策,目標直指高漲的房價。廣東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陳之泉認為,國家從價格上對房地產業進行合理調控,從而達到打擊房地產投機的目的。
業內人士認為建筑鋼材、水泥與下游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因而這兩個行業也最具代表性。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董秘歐先生表示,鋼材和水泥占了公司整個生產成本的40%~50%左右。據陳之泉介紹,1平方米的建筑物大約需要0.25~0.4立方米的混凝土結構,而1立方米的混凝土結構需要100~300公斤的鋼材和300~400公斤的水泥。
中國水泥協會的有關負責人稱,“國家出臺房地產業調控政策后,來自房地產業的市場需求下降,偏離了預期的消費規模,水泥市場的第一需求拉動力減弱。”
固定資產投資最主要的就是房地產投資,國家通過調控房地產業,也可以間接抑制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的發展。由于建筑鋼材行業進入的門檻低,投資規模相對較小,而國家基礎建設和居民住房建設都大量需要,導致了前幾年的過度投資。上海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朱立民表示,當鋼材的銷售價格低于成本價時,鋼廠就會考慮減少產量,以達到供需平衡。
“建材價格是商品房價格的組成部分,反過來說,如果上游建材價格調低,對穩定房價也有好處。”陳之泉說。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