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到2020年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就“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及交通扶貧工作開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就交通扶貧規劃的目標和特點、重點建設內容、交通扶貧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作用等問題作了解讀。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國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沖刺期。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今年交通運輸部制定并組織實施了《“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
要想富,先修路。戴東昌介紹,交通運輸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和先導性條件。 “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大幅提高集中連片地區交通建設補助標準,五年累計投入了超過5500億元車購稅資金,支持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設了6.6萬公里國省道和36萬公里農村公路,帶動了全社會對公路建設近兩萬億元的投入,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交通條件。
“《‘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全面建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好先行、做好保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戴東昌說,除了繼續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680個縣以外,還把其余國貧縣、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地區縣和邊境縣也都納入《“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支持范圍擴展到1177個縣。
為實現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將重點建設“四個路”:一是推進骨干通道外通內聯,著力建設區域發展和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路”。二是實現農村公路通村暢鄉,著力建設貧困地區“幸福小康路”。三是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水平,打造群眾出行的“平安放心路”。四是“特色致富路”。
據介紹,《規劃》突出五個特點:一是統籌銜接,協調發展。緊緊圍繞國家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將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發展與村鎮布局優化、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二是兜住底線,共享發展。推動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延伸,向貧困人口全覆蓋。三是精準施策,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并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條件,制定了“普惠”與“特惠”相結合的差異化支持政策。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做到分類指導、因勢利導。四是因地制宜,綠色發展。根據貧困地區自然環境、發展需求和建設難度,因地制宜地確定建設方案和建設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五是上下聯動,合力攻堅。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建立部省聯動機制,充分發揮中央、地方及社會的積極性,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國務院扶貧辦歐青平副主任表示,交通扶貧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能有效解決貧困地區特別是貧困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幫助他們把“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變成現實,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這些地方的貧困農民走出去,接受新事物,開闊眼界,打開思路。二是通過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內通外聯的網絡結構,支撐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把這些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三是可以改善貧困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變農村地區的落后發展面貌。四是通過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給貧困地區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編輯:俞美玲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