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I-水泥行業月度運行分析報告(201610)
1.宏觀
前三季度,全國經濟顯示出穩定運行態勢,三個季度單季GDP同比增速均為6.7%,穩定基礎不斷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結構發生明顯改變,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2.8%,較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需求結構也在繼續升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較去年同期上升13.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階段性筑底跡象明顯,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產品產量增長面擴大,納入統計的589中主要工業產品中有369種實現同比增長,增長面比上年提高11.8個百分點。二季度以來,工業品價格回升明顯,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由降轉升,終止了54個月連續下降的態勢,去產能、去庫存政策產生一定效果。
全國投資增速低位企穩,房地產開發投資有所反彈,基建投資增速先升后降。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1-8月略有回升;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5%,增速較1-8月加快0.4個百分點,結束了自去年以來增速持續回落的走勢。
1.1 GDP
前三季度,GDP初步核算數據為529971億元,同比增長6.7%;分季度來看,一、二、三季度GDP增幅均為6.7%,顯示出經濟趨穩的積極信號。在經濟整體走穩的背后,積極變化在增多,穩的基礎有所加強。從需求結構來看,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1%,資本形成的貢獻率為36.8%,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不斷提升,經濟增長格局向好發展。
圖1:GDP增速及“三駕馬車”貢獻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從產業結構來看,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2.8%;工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高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6和3.1個百分點,占比分別提高0.6和1.2個百分點。從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來看,以新產業、新技術、新商業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服務為代表的新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保持10%以上的增速;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前三季度增長26.1%;新產品方面例如新能源汽車前三季度增長83.7%。這表明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新經濟、新動能加快增長。
1.2 PMI
前三季度,國家統計局發布的PMI指標值持續在榮枯線上下徘徊, 9月份為50.4%,與8月持平。從分項指標來看,9月份生產指標繼續上升,達到今年最高水平,預計這與8月份新訂單數量回升有關;9月份新訂單指標有所回落,采購量指標較8月同樣有所回落;原材料購進價格繼續回升,9月份為57.5%,達到近幾年最高水平。
圖2:PMI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WIND、中國水泥研究院
財新中國制造業PMI上半年一直維持在榮枯線之下,下半年開始回升至榮枯線之上,9月份PMI值為50.1,較8月上漲0.1個點,產出與新訂單總量均保持增長,廠商采購量連續三個月增加。不過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分項指標顯示,9月份廠商進一步大幅壓縮用工,產能因此持續吃緊,積壓工作量進一步上升。9月平均成本負擔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且升幅可觀,一定程度上由于需要把成本上升的壓力傳導給客戶,月內廠商上調了產品出廠價格,加價幅度超過8月份。
1.3 CPI、PPI
1-9月份,CPI當月同比變化幅度在1.3%-2.3%之間,2-4月同比增幅在峰值2.3%,8月份同比增幅為最低值1.3%,9月份受食品價格明顯上漲的影響CPI升至1.9%。前三季度核心CPI同比增速變化幅度不是很大,當月同比增幅在1.3%-1.7%之間;食品價格在2-4月出現同比7%以上的大幅增長,同比增幅最小的8月份為1.3%。
圖3:CPI、PPI當月同比增速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1-9月PPI保持直線攀升的走勢,同比降幅不斷收窄,到9月份結束了連續54個月的同比下跌走勢終現同比上漲。二季度以來,更多的工業行業產品價格出現快速回升,鋼鐵、有色、煤炭、建材等行業價格回升更為明顯。在穩增長、去產能、去庫存政策作用下,國內工業行業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加之國際市場原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行情有所好轉,國內工業品價格持續回升。
1.4 M0、M1、M2
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1.64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45.43萬億元,同比增長24.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51萬億元,同比增長6.6%。前三季度凈投放現金1852億元。9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09.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04.11萬億元,同比增長13%;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16萬億元,同比多增2558億元。
圖4:貨幣供應量當月同比及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當月值(%,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水泥研究院
2016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3.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46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萬億元,同比多增1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4.2%。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1.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02.7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Page]
2.需求面
2.1固定資產投資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2690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2%。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619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5%,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4%,與1-8月份持平,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
圖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及同比增速走勢圖(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3402億元,同比增長21.8%;第二產業投資167497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投資246008億元,增長11.1%。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164283億元,同比增長3.2%。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442238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17.9%,;國內貸款增長8.4%,自籌資金同比持平,利用外資下降21%,其他資金增長33.2%。
2.2基礎設施建設
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累計83245億元,同比增長19.4%,增速比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0.5%,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3.6%,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5%,增速加快0.6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9.4%,增速加快0.9個百分點。
圖6: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走勢圖(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2.3房地產業
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459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8%,增速比1-8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160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房屋新開工面積122655萬平方米,增長6.8%;房屋竣工面積57112萬平方米,增長12.1%。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491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1%;土地成交價款5569億元,增長13.3%。
圖7:房地產開發投資及施工、竣工、銷售面積同比增速走勢圖(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前三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1051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7.1%。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612萬平方米,比8月末減少1258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1177萬平方米。9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05,比8月份提高0.35點。
[Page]
3.水泥量價
3.1產量
前三個季度,全國水泥累計產量17.65億噸,同比增長2.6%,增速較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較1-8月上漲0.1個百分點;1-8月全國熟料產量累計8.9億噸,同比增長1.84,增速較1-7月下降0.2個百分點。
圖8:水泥、熟料累計產量及同比增速走勢圖(萬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分區域來看,西北地區保持產量同比負增長走勢,前三季度產量同比下降3.28%;夏季錯峰生產導致產量明顯下降;東北地區前三季度產量同樣是同比負增長,需求不足導致企業自主停窯頻繁出現。其余四個地區前三季度產量同比正向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華北地區,一方面基于去年偏低基數,另一方面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一些項目對水泥需求有所提振;華東地區前三季度產量同比增長0.35%,基本與去年持平;中南地區前三季度產量同比增長2.19%,同樣有去年基數較低的因素;西南地區產量同比增長8.05%,是唯一一個去年產量未出現下滑,今年產量繼續增長的區域。
圖9:各地區水泥累計產量同比增速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分省份來看,31個省市區中21個省份前三季度水泥產量同比增長,產量前三季度產量增幅最大的是西藏,同比增長31.7%;河北、云南兩省產量增幅也超過15%。10個產量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陜西,累計產量同比下降10.4%。
圖10:各省市前三季度水泥累計產量同比增速比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3.2價格
前三季度,全國水泥價格出現先升后降再升的走勢,上半年受長三角地區水泥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全國水泥均價出現明顯上揚走勢,上漲行情維持到6月份初,價格開始出現回落,長三角地區價格快速下滑,其他地區價格略顯穩定,全國水泥均價下降幅度較小。8月份,全國大范圍市場價格再次上漲,受原、燃料成本價格大幅上漲是引起水泥價格上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時各地區企業為提高效益統一推漲價格令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快速上行。
9月末,中國水泥價格指數報收89.16,較去年同期上漲7.51個點;長江水泥價格指數報收86.94,較去年同期上漲10.52個點。
圖11:前三季度全國及長江流域水泥價格指數走勢比較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分區域來看,前三季度價格波動幅度最大的是西北地區,9月末價格指數較年初上漲15.65個點。中南、西南、華東地區在6月份均經歷了價格由升轉降、直到8月份價格再次回升的行情走勢;東北、西北、華北則基本上保持價格不斷上漲的走勢,東北地區價格上漲幅度最小,區域價格指數9月末較年初上漲4.65個點,較去年同期上漲0.22個點。
圖12:上半年各區域水泥價格指數走勢比較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分省市來看,9月末,價格出現同比上漲的省份有25個,出現下降的有6個;價格上漲的省份中西藏自治區價格漲幅最大,達到36.2%,價格同比漲幅超過10%的省份有10個;價格下降的省份中湖北降幅最大,為6.7%,海南降幅為5.68%,其余四個省份價格降幅均不足5%。
圖13:9月末各省市水泥價格同比漲跌幅比較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Page]
4.成本
前三季度,全國煤炭價格出現快速攀升的走勢,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價格大幅上漲,截止到9月末秦皇島港動力末煤(Q5800)平倉價達到600元/噸,較上半年末上漲167元/噸,較年初上漲200元/噸。煤炭供給側改革通過縮減產能核準天數來降低產能,煤礦減產,而需求卻不斷攀升,7、8月份正直夏季用電高峰,電廠本來對煤炭的需求就高,加上南方洪澇災害影響物流運輸,加劇了市場煤炭供應緊張,煤炭價格短時間內迅速上漲。
圖14:1-9月份煤炭、水泥價格及水泥煤炭價格差走勢(元/噸)
數據來源:WIND、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中國水泥研究院
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在一定程度上為水泥價格上漲增添了動力,盡管市場體會到水泥價格大幅上漲,但與煤炭價格上漲幅度相比確實小巫見大巫,水泥-煤炭價格差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水泥單位產品的噸毛利在煤炭價格高企的情況下仍在不斷被壓縮。
5.資本市場
1-9月份,資本市場依舊波動頻繁,SW水泥制造走勢波動明顯,呈現“W”型走勢,1月底至4月份中旬快速上漲,隨后快速回落,底部徘徊兩個月左右直到7月中旬再次回升。滬深300出現基本類似走勢,只是波動幅度較小。9月底SW水泥制造相對于滬深300的市盈率溢價率達到346.35%,繼續高估值運行。
圖15:SW水泥制造指數與滬深300指數漲跌(左)及市盈率(右)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WIND、中國水泥研究院
6.進出口
前三季度水泥及熟料累計出口量為1452萬噸,同比增長36.1%;累計出口金額55308.5萬美元,同比下降0.2%。從出口價格來看,上半年價格持續低位,8-9月價格出現回升,9月出口平均單價為44.39美元/噸。
圖16:水泥及熟料累計出口量及當月平均出口單價(萬噸,%,美元/噸)
數據來源:WIND、中國水泥研究院
編輯:jir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